首页 理论教育 色彩的力量:折射心理反应

色彩的力量:折射心理反应

时间:2023-06-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人受到某种色彩刺激产生生理活动的同时,还伴随着心理活动和精神活动,相同的器物、相同的环境,进行不同的色彩装饰,能引起人们不同的心理反应和美感情绪。色彩设计以人为本,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以至不同的人,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地理环境的不同,文化教养、风俗习惯的区别,对色彩有着不同的审美标准和情趣。

色彩的力量:折射心理反应

由于人的视觉对于色彩有着特殊的敏感性,因此,色彩所产生的美感魅力往往更为直接。具有先声夺人的力量的色彩是最能吸引眼球的诱饵,人们在选择服装时,无论男女老幼,视觉的第一印象乃是色彩的感觉,所谓“远看色彩近看花”“七分颜色三分花”,显然,色彩在纺织艺术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美学价值。

现代色彩生理、心理实验结果表明:色彩不仅能引起人们生理、心理的视知觉,而且能唤起人们各种不同的情感与美感。不同的色彩配合能形成热烈兴奋、欢庆喜悦、华丽宝贵、文静典雅、朴素大方等不同情调。当纺织品配色所反映的情趣与人们所向往的物质精神生活产生联想,并与人们的审美情绪发生共鸣时,也就是说,当色彩配合的形式结构与人们审美心理的形式结构相对应时,人们将感受到色彩的和谐与愉悦,并产生强烈的色彩美化的欲望和购买的动机。

人们对色彩世界的感受实际上是多种信息的综合反应。它通常包括由过去生活经验所积累的各种知识,色彩感受并不限于视觉,还包括其他感觉的参与,如听觉、味觉、触觉、嗅觉,甚至还有温度和痛觉等,这些都会影响色彩的心理反应。也就是说,一个文化人对于彩色物体的视觉,绝对不限于视觉刺激的单一的光波本身,而必然带有理解物体色彩的文化特征。总之,色彩知觉超越了色彩感觉所提供的视觉信息,因此,色彩心理研究的内容十分广泛。纺织品图案色彩设计师为了赋予色彩更大的魅力,充分了解不同对象的色彩欣赏习惯和审美心理是十分必要的,只有掌握了人们认识色彩和欣赏色彩的心理规律,才能合理地使用色彩装饰美化人们的生活。(www.xing528.com)

色彩心理与年龄的关系根据实验心理学的研究,婴儿大约在出生后一个月就对色彩产生感觉,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发育的成熟以及对色彩认识、理解能力的提高,由色彩产生的心理影响随之产生,有人做过统计,儿童大半喜欢极鲜明的颜色,红和黄两色是一般婴儿的偏好。四至九岁的儿童最爱红色,九岁以上的儿童最爱绿色。如果要求七至十五岁的小学生把黑、红、青、黄、绿、白六种颜色按照嗜好列出次第的话,男生的平均次第为绿、红、青、黄、白、黑;女生的平均次第为绿、红、白、青、黄、黑。绿与红为共同喜爱之色,黑普遍不受欢迎。婴儿时期的颜色感觉可以说全是由生理作用引起的,随着年龄渐长,生活联想的作用便掺入进来,例如,生活在乡村的儿童喜爱青绿色,其原因是青绿色与草木植物的联想有关,女孩比男孩较爱白色,是由于白色容易与清洁产生联系;到了青年和中老年时期,由于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的丰富,色彩的喜爱除了来自生活的联想以外,还有更多的文化因素。

现代色彩科学理论是纺织品图案色彩设计的理论基础。任何纺织品的色彩感觉都是光作用于视觉器官的一种反应,构成这种反应必须具备三个最基本的条件,即光、物、眼,三者缺一不可。不同波长的光投射到纺织品上,有一部分波长的光被吸收,一部分波长的光被反射或透射出来刺激人的眼睛,经过视神经传递到大脑,形成纺织品的色彩信息。色彩科学理论证明一切色彩感觉都是客观物质(包括光和物体)与人的视觉器官交互作用的结果,是主观和客观碰撞的反应。因此,光源的光谱成分、物体的物理特性(客观因素)和人的视觉生理机制(主观因素)中任何因素的变化都将产生不同的色彩感觉。当人受到某种色彩刺激产生生理活动的同时,还伴随着心理活动和精神活动,相同的器物、相同的环境,进行不同的色彩装饰,能引起人们不同的心理反应和美感情绪。由于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形成了对“不同”的理解和感情上的共鸣,因此,不同的色彩会带给人或华丽、朴素、雅致、秀美、鲜明、热烈或喜庆、欢乐、愉快、舒适、甜美等各种不同的感受。色彩设计以人为本,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以至不同的人,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地理环境的不同,文化教养、风俗习惯的区别,对色彩有着不同的审美标准和情趣。因此,纺织品图案色彩设计的研究涉及色彩物理学、色彩生理学、色彩心理学、色彩美学等科学理论。同时,纺织品图案色彩以纺织物为载体,必然受到纺织材料和生产工艺的制约。因此,色彩设计还涉及染料化学、印染、织造工艺等科学技术,总之,纺织品图案色彩设计是一门具有交叉性、综合性的学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