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SWARF精细加工技术

SWARF精细加工技术

时间:2023-06-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SWARF精加工即通常所说的“靠面加工”,利用刀具侧刃加工已选曲面。如图2-327所示为避免过切策略设置为“提起”的状态。练习34:SWARF精加工范例演练1)选择下拉菜单“文件”→“全部删除”命令,在弹出的“PowerMILL询问”对话框中单击“是”按钮,删除所有文件。图2-338 打开范例文件图2-339 “SWARF精加工”对话框●单击左侧列表框中的“多重切削”选项,在右侧选项卡中设置“方式”为“偏置向下”,“最大切削次数”为3,如图2-340所

SWARF精细加工技术

SWARF精加工即通常所说的“靠面加工”,利用刀具侧刃加工已选曲面。由于刀具的侧切削刃在切削深度范围内与曲面完全接触,因此这种加工策略只适用于可展曲面。可展曲面是指沿着一条母线的所有切平面都相同的直纹曲面,包括柱面、锥面和切线面,其中切线面是指给定一条空间曲线,过这条空间曲线上的每一个点作切线,切线的全体所组成的曲面称为切线面,该空间曲线称为脊线。

单击主工具栏上的“刀具路径策略”按钮978-7-111-45790-9-Chapter02-451.jpg,弹出“策略选取器”对话框,单击“精加工”选项卡,选中“SWARF精加工”选项,单击“接受”按钮,弹出“SWARF精加工”对话框,如图2-320所示。

978-7-111-45790-9-Chapter02-452.jpg

图2-320 “SWARF精加工”对话框

“SWARF精加工”对话框中相关选项参数含义如下:

1.平面投影

单击左侧列表框中的“SWARF精加工”选项,在右侧显示SWARF精加工参数,如图2-321所示。

用于确定哪一张或哪一组曲面将用于计算刀具路径,包括以下选项:

●【曲面侧】:用于确定轮廓刀具路径是在曲面外侧还是在内侧,该选项包括“外”和“内”2个选项,如图2-321所示。

978-7-111-45790-9-Chapter02-453.jpg

图2-321 侧示意图

●【径向偏置】:用于定义刀具与驱动曲面之间的间距,该间距在刀具直径方向上测量,如图2-322所示。

●【最小展开距离】:随着刀具路径从一张曲面过渡到另一张曲面,曲面的成长方向会发生改变。由于刀具轴线自动与曲面成长方向相对齐,必须指定刀具由一个方向向另一个方向转移的距离,如图2-323所示。

978-7-111-45790-9-Chapter02-454.jpg

图2-322 径向偏置

978-7-111-45790-9-Chapter02-455.jpg

图2-323 最小展开距离

●【切削方向】:用于定义刀具路径的加工方向,包括“顺铣”“逆铣”和“任意”。

2.位置

单击左侧列表框中的“位置”选项,在右侧显示偏置参数,如图2-324所示。

978-7-111-45790-9-Chapter02-456.jpg

图2-324 位置参数

用于定义刀具路径的最低位置,包括以下选项:

●【底部位置】:定义刀具路径的最低位置,包括以下选项:

▶【自动】:使刀具降低位置以接触到零件其他表面来计算刀具路径,如果没有其他表面,在该区域就不会产生刀具路径,如图2-325所示。

▶【顶部】:根据已选曲面的顶部边缘轮廓生成刀具路径,如图2-326所示。

978-7-111-45790-9-Chapter02-457.jpg

图2-325 自动

978-7-111-45790-9-Chapter02-458.jpg

图2-326 顶部

▶【底部】:根据已选曲面的底部边缘轮廓生成刀具路径,当底部边缘轮廓被其他曲面所挡住时,则取决于“避免过切”选项中的参数设置。如图2-327所示为避免过切策略设置为“提起”的状态。

▶【用户坐标系】:刀具沿已选曲面向下切削,直至用户坐标系的XOY平面为止,但是不允许移动到指定用户坐标系之下,如图2-328所示。

●【用于坐标系】:用于定义“底部位置”中“用户坐标系”选项中所需要的坐标系。

●【偏置】:用于定义从“底部位置”指定位置开始沿着刀轴方向偏置最小位置的刀具路径,正值沿Z轴正方向偏置,负值沿Z轴负方向偏置,2-329所示。

978-7-111-45790-9-Chapter02-459.jpg

图2-327 底部

978-7-111-45790-9-Chapter02-460.jpg

图2-328 用户坐标系

978-7-111-45790-9-Chapter02-461.jpg

图2-329 偏置

3.避免过切

单击左侧列表框中的“避免过切”选项,在右侧显示避免过切参数,如图2-330所示。

978-7-111-45790-9-Chapter02-462.jpg

图2-330 避免过切参数

用于检查所生成的轮廓刀具路径是否与模型发生过切现象,包括以下选项:

●【策略】:用于定义刀具路径避免过切的方法。其中“跟踪”是指在刀具轴线方向上,系统在所选择曲面的最低位置尝试刀具路径,如果不能生成,系统将刀具提起到一个最低不过切位置生成刀具路径,如图2-331所示。“提起”指在刀具轴线方向上,系统在所选择曲面的最低位置尝试刀具路径,如果不能生成,系统将自动删除可能发生过切的刀具路径,如图2-332所示。

978-7-111-45790-9-Chapter02-463.jpg

图2-331 跟踪(www.xing528.com)

978-7-111-45790-9-Chapter02-464.jpg

图2-332 提起

●【上限】:定义刀具路径向上提起的距离范围。当避免过切策略设置为“跟踪”时,如果抬刀的高度高于上限,系统将裁剪高于上限的刀具路径,包括以下选项:

▶【无】:刀具路径上无上限限制。

▶【顶部】:刀具路径的上限是曲面的顶部边缘线。

▶【底部】:刀具路径的上限是曲面的底部边缘线。

▶【用户坐标系】:刀具路径的上限是用户坐标系的XOY平面。

4.多重切削

单击左侧列表框中的“多重切削”选项,在右侧显示多重切削参数,如图2-333所示。

用于在刀具轴线方向上生成多层刀具路径,包括以下选项:

●【方式】:用于定义多重刀具路径的方式,包括以下4个选项:

▶【关】:不生成多重刀具路径,如图2-334所示。

▶【偏置向下】:在设置的“上限”和“下限”范围内根据最大下切步距和切削次数,向下偏置曲面的顶部轮廓边缘,超过此范围的切削路径将被删除,如图2-335所示。

978-7-111-45790-9-Chapter02-465.jpg

图2-333 多重切削

978-7-111-45790-9-Chapter02-466.jpg

图2-334 关

978-7-111-45790-9-Chapter02-467.jpg

图2-335 偏置向下

▶【偏置向上】:在设置的“上限”和“下限”范围内根据最大下切步距和切削次数,向上偏置曲面的底部轮廓边缘,超过此范围的切削路径将被删除,如图2-336所示。

▶【合并】:在设置的“上限”和“下限”范围内沿刀轴向下偏置顶部轮廓线,同时向上偏置底部轮廓线,并将偏置出的轮廓线进行合并,如图2-337所示。

978-7-111-45790-9-Chapter02-468.jpg

图2-336 偏置向上

978-7-111-45790-9-Chapter02-469.jpg

图2-337 合并

●【最大切削次数】:用于定义多重切削的刀具路径层数。

●【最大下切步距】:用于定义多重切削的最大下切步距,即相邻切削路径之间的距离。

练习34:SWARF精加工范例演练

1)选择下拉菜单“文件”→“全部删除”命令,在弹出的“PowerMILL询问”对话框中单击“是”按钮,删除所有文件。然后选择下拉菜单“工具”→“重设表格”命令,将所有表格重新设置为系统默认状态。

2)选择下拉菜单中的“文件”→“打开项目”命令,弹出“打开项目”对话框,选择“exercise34”(“随书光盘:\第2章\exercise34\uncompleted\exercise34”)文件,如图2-338所示。

3)单击主工具栏上的“刀具路径策略”按钮978-7-111-45790-9-Chapter02-470.jpg,弹出“策略选取器”对话框,单击“精加工”选项卡,选中“SWARF精加工”选项,单击“接受”按钮,弹出“SWARF精加工”对话框,如图2-339所示。

978-7-111-45790-9-Chapter02-471.jpg

图2-338 打开范例文件

978-7-111-45790-9-Chapter02-472.jpg

图2-339 “SWARF精加工”对话框

●单击左侧列表框中的“多重切削”选项,在右侧选项卡中设置“方式”为“偏置向下”,“最大切削次数”为3,如图2-340所示。

●单击左侧列表框中的“刀轴”选项,在右侧选项卡中设置刀轴相关参数,如图2-341所示。

978-7-111-45790-9-Chapter02-473.jpg

图2-340 多重切削参数

978-7-111-45790-9-Chapter02-474.jpg

图2-341 刀轴参数

4)在图形区选择图2-342所示的曲面,然后在“SWARF精加工”对话框中单击“应用”按钮和“接受”按钮,确定参数并退出对话框,生成的刀具路径如图2-343所示。

978-7-111-45790-9-Chapter02-475.jpg

图2-342 选择曲面

978-7-111-45790-9-Chapter02-476.jpg

图2-343 生成的刀具路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