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镀硬铬后处理技术简述

镀硬铬后处理技术简述

时间:2023-06-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4)小工件可在真空烘箱中于180℃进行除氢处理,时间只需30min即可。2)用钢或铜基合金组成的镀铬工件,应用质量分数为18%的盐酸溶液在室温下进行退除处理,此时铬溶解得非常快。

镀硬铬后处理技术简述

工件在镀铬处理后要仔细地在热水中洗涤,并在质量分数为3%的碳酸钠溶液里中和,洗涤,并充分干燥,然后再进行磨光处理。

1.除氢操作时的注意事项

为了降低镀铬层的脆性、去除基体金属的氢脆现象,同时尽可能使镀铬层的硬度不受影响,在除氢处理时需注意以下事项:

1)除氢在电镀处理之后,应尽快在电烘箱或真空烘箱中进行。除氢的温度约为150~250℃,常用温度为180℃,过高的温度会使镀层变软。

2)用油浴进行除氢处理时,工件应先在烘箱中预热到80℃,然后放入80℃油浴槽中,再升温至除氢温度,以避免温度的急剧增高而使镀层开裂甚至脱落。

3)凡是镀铬前硬度大于40HRC的基体,镀后必须尽快在(200±5)℃的烘箱或油浴中除氢,时间最少为3h;镀前硬度大于55HRC的基体,镀后除氢温度要降到(150±5)℃,除氢时间要适当地延长。

4)小工件可在真空烘箱中于180℃进行除氢处理,时间只需30min即可。

2.不合格镀铬层的退除

1)为了进行铬层的退除处理,将工件悬挂在盛有质量分数16%~20%氢氧化钠溶液的槽内的阳极杠上,阳极退铬在室温条件下进行。阳极电流密度为12~15A/dm2,阴极采用钢板,电镀溶液内不允许有促使工件基体金属溶解的Cl-存在。

2)用钢或铜基合金组成的镀铬工件,应用质量分数为18%的盐酸溶液在室温下进行退除处理,此时铬溶解得非常快。为了加速铬的退除过程,可将溶液温度适当提高。

3)镀铬层的退除,应在镀铬电解液内以阳极溶解法退除,但不宜在镀铬槽内进行这一工作。因为这样将使电解液内Fe3+和Cr3+含量急剧地增高。(www.xing528.com)

4)渗氢的工件应在碱溶液内用阳极溶解法将镀铬层退掉。

3.铬上再镀硬铬的方法

有些场合,为了使工件的尺寸达到工艺设计要求,或减小尺寸偏差,需要在镀铬层的基体上再镀上一定厚度的铬。在铬上再次镀铬时,要想获得结合力好的整体镀层,关键要做好电镀预处理和对表面的活化。

(1)脱脂 应将工件表面的油污彻底清理干净。

(2)打磨 用油石去除镀铬层表面的毛刺,用砂纸打磨上面的铬酸膜。

(3)预热 根据工件的大小选择预热的时间,缩小工件镀铬溶液的温差,避免基体与镀铬层的膨胀系数不一致而出现的橘皮、脱落等现象。

(4)电镀 用阶梯式电流活化镀铬层时,应先用5A/dm2的电流密度处理3~5min,再用10~15min的时间将电流密度逐步增加到20~25 A/dm2之间,在此电流密度下再镀10min,最后转入正常电镀。

4.硬铬层后再镀铬的注意事项和处理方法

1)要合理选择退铬方法,尽量避免使用盐酸溶液退除。特别是对铸铁类工件进行处理时,由于工件内含有大量的游离碳,又有许多孔隙、裂纹、砂眼等缺陷,退除处理后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合适的处理方法,将工件表面彻底清理干净。

2)对于铸铁类工件硬铬退除后再镀铬时,往往出现镀不上铬,或局部无镀层的现象,其原因是工件在镀铬时已有氢渗入。有时会遇到退除后再镀时,只见大量析出气体而不见镀层沉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在镀层退除后,加一道除氢工序,以彻底地清除工件内部的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