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骨架式光纤带光缆结构的演进与优化

骨架式光纤带光缆结构的演进与优化

时间:2023-06-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4.5.4小芯数光纤带骨架缆单骨架小芯数结构随着骨架挤制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光纤并带技术的成熟和应用,逐渐开发出单骨架、小芯数光纤带光缆。多骨架绞合结构光纤带光缆一般是全干式六单元结构。图4.5.5单骨架大芯数光缆在日本,光纤带多采用领示色谱方式识别,而我国主要采用全色谱,也有采用领示色谱,但都能很方便地加以识别。

骨架式光纤带光缆结构的演进与优化

骨架式光缆于20世纪80年代初最先被日本NTT公司采用。骨架式光缆结构的演变和层绞式光缆相似,纤芯数也经历了从小芯到多芯再到大芯数的过程。

(1)一槽一(多)芯结构

早期的骨架式光缆和松套层绞式结构有相似之处,芯数一般不大,多为紧套光纤,后裸玻璃光纤时采用油膏填充保护,多数采用一槽一芯和一槽多芯的结构,如图4.5.2所示。此结构的主要缺点是纤芯数太小,与松套结构比较,须挤制骨架,制造技术和成本都较高。

图4.5.2 一槽多芯结构

图4.5.3 光纤束式结构

(2)光纤束式结构

随着光通信市场的发展,纤芯数逐渐变大,一槽多芯结构无法满足要求,光纤束式骨架光缆就应运而生。光纤束一般用不同颜色的纱线将光纤捆扎,然后将光纤束放置在一个骨架槽内,凭骨架上的肋标识别槽号,凭纱线的颜色识别光纤束。这种光纤束式骨架光缆在中国未见有使用。此结构的主要缺点是纤芯数较小,施工接续时效率低,与松套层绞结构比较,无明显的优势,结构如图4.5.3所示。

图4.5.4 小芯数光纤带骨架缆

(3)单骨架小芯数结构随着骨架挤制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光纤并带技术的成熟和应用,逐渐开发出单骨架、小芯数光纤带光缆。此结构一般采用2芯或4芯带,单向骨架有一槽可容纳信号线,光纤芯数通常是100~400芯。以肋标识别槽号,光纤采用领示色谱识别光纤带,单槽内信号线一方面给施工提供便利,在敷设及光纤熔接时能即时通话;另一方面也为中继光放提供电力。(www.xing528.com)

现国内敷设的骨架式光缆通常采用金属/非金属加强件、骨架槽内堆叠有4~8根光纤带、全干式单骨架管道结构的光缆。骨架的槽数一般为5~12,槽形为矩形或U形,采用4芯、6芯或8芯光纤带,如图4.5.4所示。

这种结构的光缆纤芯数还不是很高,和松套结构比较,成本偏高,但性价比较为合理。

(4)多骨架绞合结构

受制于单骨架光纤带光缆纤芯数较小,后来又开发了纤芯数更高的多骨架绞合结构以满足市场的需要。多骨架绞合结构光纤带光缆一般是全干式六单元结构。骨架单元靠阻水带内的彩色塑胶带予以识别。据日本报道,最大芯数可以做到4000芯。该结构经济性不高,光缆外径大,没有明显优势,所以未在国内使用。

(5)单骨架大芯数结构

多单元骨架式光缆外径较大,纤密度相对单骨架来说不高。随着城市管道资源的日趋紧张,多单元骨架式光缆逐渐被淘汰。经过并带技术的不断提升,减小了光纤带的标称厚度,优化调整骨架槽深、槽宽和节距,减小了骨架的外径。单骨架式光缆结构如图4.5.5所示。

在日本,骨架式光缆的光纤带主要为4芯带和8芯带。在中国,骨架式光纤带光缆主要为4芯带、6芯带和12芯光纤带系列的单骨架式光纤带光缆,最大芯数可达到1200芯,且缆径较小(小于32mm),纤密度更高,同时满足了国内运营商6芯及12芯光纤带的需求。

现国内主要为单向螺旋的骨架式光纤带光缆,光纤带采用全色谱或领示色谱,一般300芯以下为小芯数,400~1000芯称为大芯数,采用6芯带、8芯带或12芯带;1000芯以上的称为超大芯数骨架缆。SZ型骨架槽光缆光纤带芯数一般为4芯带,芯数太大,弯曲性能不佳。

图4.5.5 单骨架大芯数光缆

在日本,光纤带多采用领示色谱方式识别,而我国主要采用全色谱,也有采用领示色谱,但都能很方便地加以识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