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葛洲坝水库回水区淤积问题研究

葛洲坝水库回水区淤积问题研究

时间:2023-06-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葛洲坝水库正常蓄水后,由于坝前水位较稳定,回水长度仅与入库流量有关。可见变动回水区淤积平衡的时间大大早于常年回水区。表3-24葛洲坝水库冲淤变化与来水来沙情况(二)冲淤特性变动回水区在较短时间内达到冲淤平衡后,年际冲淤相间。进库段的冲淤与变动回水区基本一致。可见葛洲坝水库的淤积末端位置并没有上延的现象。事实上,葛洲坝水库库尾在水库二期运用后一直处于冲刷情况。

葛洲坝水库回水区淤积问题研究

葛洲坝水库正常蓄水后,由于坝前水位较稳定,回水长度仅与入库流量有关。5000 m3/s流量时,回水末端在黛溪附近,水库全长约190km;5万m3/s流量时,回水末端在秭归附近,常年回水区长76km。变动回水区上起黛溪,下到秭归附近(图3-21),长约112km。变动回水区处于长江三峡上段,宽阔段和峡谷段相间,河道平面形态呈藕节状。从河床形态上看,变动回水区可以分为官渡口至秭归宽谷段(G70—G51)、巫峡峡谷段(G93—G70)和黛溪宽谷段(G107—G93)。河床两岸多为岩石组成,岸壁抗冲性较强,河道演变在断面上主要表现为垂向冲淤变化,横向变化很小。由于受回水影响较小,该河段的河道演变既与常年回水区的演变有相似处,又有别于常年回水区。

(一)变动回水区冲淤概况

蓄水后,水库产生累积性淤积。从整体上看,水库蓄水后第4年(即1984年)达到淤积平衡。但常年回水区和变动回水区,宽谷段和峡谷段各段达到淤积平衡的时间并不一致,1982年变动回水区宽谷段和峡谷段均达到了淤积平衡;1984年常年回水区峡谷段达到淤积平衡,而宽谷河段直到1988年才在总体上出现冲淤变化,个别河段仍存在累积性淤积,直到1992年水库才达到冲淤平衡。可见变动回水区淤积平衡的时间大大早于常年回水区。

1992年水库淤积达到平衡后,变动回水区累积冲刷285.5万m3,其中仅巫峡出口以下变动回水区(官渡口至秭归,G70—G51断面)淤积667.0万m3,巫峡峡谷段(巫山至官渡口,G93—G70断面)冲刷358.8万m3,黛溪宽谷段(G107—G93断面)冲刷442.3万m3

水库蓄水后至2000年变动回水区累计冲刷1012.0万m3。秭归至官渡口段累计淤积335.6万m3,官渡口至巫山段累计冲刷1083.3万m3,巫山至黛溪段累计冲刷622.4万m3。各年冲淤量见表3-24。

表3-24 葛洲坝水库冲淤变化与来水来沙情况

(二)冲淤特性

变动回水区在较短时间内达到冲淤平衡后,年际冲淤相间。葛洲坝水库总体淤积平衡后的1988年至三峡工程动工前的1993年,在此期间变动回水区的冲淤特性与常年回水区多数年份是相反的,常年回水区冲时变动回水区淤,反之亦然(见表3-20、图3-26)。

三峡工程动工后,除1995年外,变动回水区与常年回水区的冲淤趋向统一。即常年回水区冲时变动回水区亦冲,常年回水区淤时变动回水区亦淤。而1995年常年回水区的淤积主要集中在葛洲坝枢纽至三峡枢纽坝址之间,三峡枢纽坝区上游河段表现为冲刷,说明该年常年回水区的淤积是由施工引起的。如果剔除施工的影响,常年回水区与变动回水区的冲淤仍然是一致的。除1994年由于特枯水年的影响整个库区均出现较大淤积外,1995~1998年连续出现4年冲刷的现象,这在葛洲坝水库蓄水以来是少见的。进库段的冲淤与变动回水区基本一致。

图3-26 变动回水区及常年回水区和进库段的历年冲淤情况比较

(三)冲淤形态(www.xing528.com)

变动回水区宽谷段和峡谷段、上段和下段冲淤趋势大多数年份一致,少数年份的个别河段有差异,与前期河段的冲淤情况有关。水库运行至1998年,总体上看变动回水区下段微淤,上段微冲,中段冲刷相对较大,各河段无累积性淤积,其单位长度的冲淤率远小于常年回水区,反映了变动回水区总的演变趋势。

从断面上看,变动回水区的冲淤形态与常年回水区有较大区别。常年回水区以主槽的冲淤为主要形态,而变动回水区宽谷段则以沿湿周的冲淤为主要形态,峡谷段主槽的冲淤稍大,见图3-27。

图3-27 变动回水区峡谷段的典型断面比较

(四)淤积末端及回水末端

根据淤积量分布图(图3-23)、纵断面图(图3-24)和库区淤积面积分布图(图3-28),水库不同时期的淤积末端位置是变化的。水库运用至1985年,淤积末端约在距坝180km处,运用至1992年时淤积末端在距坝120km处,以后基本稳定在距坝116km巫峡出口的官渡口(G70断面)附近,该处为变动回水区开阔段与峡谷段的交界点。可见葛洲坝水库的淤积末端位置并没有上延的现象。事实上,葛洲坝水库库尾(进库段及变动回水区)在水库二期运用后一直处于冲刷情况。

图3-28 葛洲坝水库不同时期淤积面积的沿程分布

表3-25 库区沿程水位较蓄水前的抬高值 单位:m

表3-25为坝前水位为66.0m时不同入库流量下库区沿程水位较蓄水前的水位抬高值[6]。可以看出:对于同一位置,入库流量愈大,水位抬高值愈小;对于同一入库流量,距坝愈远,水位抬高愈小;回水长度随入库流量的增大而减小,例如流量为5000m3/s时,回水末端在黛溪附近,回水长度约189km,流量为6万m3/s时,回水末端在秭归附近,回水长度约76km。

由于坝前水位较稳定,回水长度仅与入库流量有关。流量5000m3/s时,回水末端在重庆市奉节县的黛溪附近,回水区全长约190km;流量5万m3/s时,回水长度最短,回水末端在秭归附近,回水区全长76km。变动回水区从秭归到黛溪长112km。流量为5000m3/s、20000m3/s、50000m3/s时,南津关水位较建库前抬高值分别为25.0m、18.2m、11.8m,三斗坪为23.2m、12.2m、4.4m,秭归为15.9m、5.7m、0.6m,巫山为3.0m、0.4m、0m[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