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葛洲坝水库淤积问题分析与解决

葛洲坝水库淤积问题分析与解决

时间:2023-06-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峡水利枢纽建成后,葛洲坝水利枢纽承担改善三峡大坝至宜昌间的航道,对三峡电站日调节非恒定流进行反调节和利用河段落差发电的任务,是三峡水利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葛洲坝水库的泥沙淤积水库蓄水运用后,库区受回水顶托影响,水面比降和流速等水力因素减弱,水流挟沙能力降低,泥沙必然在库区发生淤积。葛洲坝库区淤积量从坝前到奉节的关刀峡口,全长210km。

葛洲坝水库淤积问题分析与解决

(一)水库概况

葛洲坝水利枢纽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长江三峡西陵峡出口——南津关下游2.6km处,控制流域面积约100万km2。枢纽全长2606.5m,最大坝高47m,坝顶高程70m,横跨葛洲坝和西坝两个江心洲。三峡水利枢纽建成后,葛洲坝水利枢纽承担改善三峡大坝至宜昌间的航道,对三峡电站日调节非恒定流进行反调节和利用河段落差发电的任务,是三峡水利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

葛洲坝水库处于长江三峡河段,设计总库容为15.8亿m3,属峡谷型水库(图3-21)。库区河段上起重庆市奉节县的关刀峡下口,下至葛洲坝枢纽坝址,全长210km,其中进库段22km,变动回水区112km,常年回水区76km(其中三峡枢纽坝址至葛洲坝枢纽坝址为38km)。按坝前水位66m推算,水库静库长约200km,库区呈现出宽窄相间的形同藕节状的平面形态,其中峡谷段长约88km,库面宽一般为200~300m,最窄处仅160m;宽谷段长约122km,库面宽一般为500~800m,最宽可达1200m。峡谷段横断面一般呈“V”形河槽,宽谷段则呈“U”形和“W”形河槽。库区河床纵剖面呈锯齿状,起伏急剧,一般可达20m,最大可达70m。库底有多处低于吴淞零点高程,水深达100m以上。

图3-21 葛洲坝水库库区的平面图

(二)水库运用情况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1970年12月26日开工兴建,枢纽工程分二期进行,一期工程包括三江航道、二号、三号船闸、三江冲沙闸、防淤堤、二江电厂、泄洪闸等工程,于1981年1月4日大江截流,同年5月开始蓄水运用,6月二、三号船闸通航,7月二江电厂1号机组发电运行,1983年7月二江电厂7台机组全部运行。二期工程包括大江电厂、大江航道、一号船闸、大江冲沙闸等工程,1986年1月大江建筑物开始挡水,1986年6月大江电厂第一台机组即8号机组发电,1988年12月大江14台机组全部运行,1990年5月1日大江航道工程开始试运行,1991年11月27日整个枢纽工程全面竣工。

水库调度方式采用定水头运用[4],其设计蓄水位、设计洪水位和设计航运水位均为66.0m,相应设计洪水位的坝址设计洪峰流量为86000m3/s;校核洪水位为67.0m,相应坝址校核洪峰流量为110000m3/s。实际水库运行水位考虑诸多因素变化幅度为66.0m±0.5m。

(1)当流量小于110000m3/s大于86000m3/s时,库水位可不受上述限制,但三江挡水前沿最高水位不得超过67.0m。

(2)当流量大于设计最小通航流量3200m3/s时,水库泄放总流量不应小于3200 m3/s。当来流量小于最小通航流量3200m3/s时,原则上按来流量下泄。

(3)库水位在特殊运行条件下,库水位下降日变幅和速率分别控制在1.5m/d和0.3 m/h。

葛洲坝水库的库水位运用情况,1981年5月开始蓄水,6月5日坝前水位蓄至60m;1982年6月中旬坝前水位为62.5m,同年11月中旬至1983年5月中旬因配合施工又降至60m;1983年5月中旬坝前水位蓄至63.5m;1986年二期工程运行后,坝前水位逐步抬高,到1987年汛期后各年均全年维持在66.0m±0.5m运用。

(三)葛洲坝水库的泥沙淤积

水库蓄水运用后,库区受回水顶托影响,水面比降和流速等水力因素减弱,水流挟沙能力降低,泥沙必然在库区发生淤积。而水库的淤积量除了受到上游来水来沙的数量及过程等影响外,还与水库的边界特性及库水位的运用等有关。

1.淤积量及淤积的分布

(1)淤积量年际的变化。葛洲坝库区淤积量从坝前到奉节的关刀峡口,全长210km。从1981~2000年,根据20年的淤积测量资料,库区共淤积泥沙1.165亿m3,年平淤积量为0.0583亿m3,见表3-17。其中,一期工程运用期间(1981~1985年),库区淤积1.40亿m3;二期工程运用期(1986~1992年),库区淤积0.055亿m3;三峡工程施工期(1993~2000年),库区发生冲刷达0.298亿m3,主要是1998年长江大洪水的影响,该年冲刷量达0.534亿m3

水库除1981年(淤积0.805亿m3)和1998年(冲刷0.534亿m3)为大淤大冲外,其余各年的冲淤量均不大,一般在±0.2亿m3以内。1994年出现历史典型小水小沙年,加上受三峡工程坝区施工弃渣影响,淤积量也较大,达0.490亿m3

从表3-17中计算的水库拦沙率(计算中淤积物干容重采用1.3t/m3)和排沙比可知:葛洲坝水库的多年平均拦沙率仅为2.18%,而奉节至宜昌的区间产沙量多年平均约占宜昌站输沙量的4%。

(2)淤积量的年内变化。为研究汛期与枯季库区冲淤变化情况及其规律,选择坝前至太平溪(G35断面)约45km库段开展专门观测,因该段有峡谷段(23.8km)和开阔段(19.6km),具有代表性。观测从1983年9月开始,主要加测汛期固定断面。经计算可得上年12月至当年9月及当年10~12月的冲淤量。因1~4月入库总沙量不到1000万t,故上年12月至当年9月的测次可反映汛期冲淤情况,而10~12月的测次反映了汛后的冲淤情况。经计算得表3-18。宜昌站来水来沙情况是:上年12月至当年9月(表中统计当年1~9月),径流量平均达3517.7亿m3,占全年的79.3%,而输沙量平均为47928万t,占全年的91.4%;当年10~12月径流量平均仅为924.6亿m3,占全年的20.7%,而输沙量平均为4402万t,占全年的8.6%。汛期水流含沙量建库前为1.30kg/m3,建库后为1.36kg/m3;汛后水流含沙量建库前为0.56kg/m3,建库后为0.48kg/m3。可见在统计的年限内,蓄水后汛期出库沙量和含沙量稍有增加,汛后出库沙量和含沙量有所减少。

表3-17 葛洲坝水库淤积量及来水来沙量的年际变化

表3-18 葛洲坝水库坝前至太平溪库段的年内冲淤变化

注 1.冲淤量中,“-”表示冲刷,“+”表示淤积。
2.蓄水前平均值统计年限为1974~1980年,蓄水后统计年限为1983~1989年。

从表3-18知,该库段处于常年回水区近坝段,一般在9月底以前均要经历长江的大流量期,因库区水力因素减弱很小,与蓄水前相似,即表现出“汛期是河道”的特性,水流的挟沙能力仍很强,故该库段不仅不淤积,反而将前期部分淤积冲刷出库。汛后10~12月,水库的入库流量骤减,使库区水力因素有较大的减弱,即反映出“枯季是水库”的特性,又该段靠近坝前,水流挟沙力很小,故泥沙在库内落淤。1986年是历史少有的小水小沙年份,汛期洪峰流量很小,加上该年水库抬高了坝前水位,因而出现了汛期淤积的情况。

通过上述观测分析,除特殊的水沙等条件外,葛洲坝水库冲淤呈现“汛期冲刷、枯季淤积”的水文年周期变化特性。

(3)库区淤积平衡的分析。水库1981年开始蓄水,运用至1992年,库区经过10余年的冲淤和调整,全库段达到了淤积相对平衡,其淤积量为1.46亿m3;若仅从全库区冲淤量上看,水库运用到第3年(即1983年)库区淤积量即达到1.24亿m3,到1985年淤积量达到1.40亿m3,说明库区淤积经过3~5年就总体上已基本达到相对平衡,见图3-22。

图3-22 葛洲坝库区各库段的累积冲淤量

虽然库区总体上达到淤积相对平衡,但各段达到淤积相对平衡的时间不一致,常年回水区峡谷段到1984年达到淤积平衡,而开阔段直到1988年才出现冲刷情况,个别河段仍处于累积性淤积。常年回水区最大累积淤积量达1.81亿m3(表3-19)。

变动回水区,开阔段和峡谷段在1982年达到淤积平衡,之后则出现了长时间的冲刷过程,变动回水区累积最大冲刷量达0.112亿m3(表3-19)。

表3-19 葛洲坝水库各库段的冲淤量(1981~1992年)

上述分析表明,尽管水库在运用3~5年后总体上就达到了淤积相对平衡,但各段因边界条件不同,达到平衡的时间也不一致。总的说来,进库段仍基本保持天然条件的冲淤变化特性,变动回水区比常年回水区先达到淤积平衡,峡谷段比开阔段先达到淤积平衡。

(4)淤积的分布。关于淤积平衡条件下的淤积量分布,水库蓄水运用至1992年底,库区经过近12年的运用达到了淤积平衡,其库区各段的淤积分布是:水库常年回水区(G0—G51)共淤积15260万m3,变动回水区(G51—G107)共冲刷285.5万m3,进库段河道(G107—G118)基本上处于天然状态,该河段累积冲刷426.6万m3,平均冲刷率为20.7万m3/km,全库区(G0—G118)共淤积泥沙14550万m3,平均淤积率为69.3万m3/km(表3-20)。两坝间(即葛洲坝枢纽与三峡枢纽之间)河道(G0—G30)的淤积量为10150万m3,占常年回水区淤积量的66.5%,占水库总淤积量的67.8%,平均淤积率为265.6万m3/km。可见两坝间是水库的主要淤积库段。

关于淤积沿程分布,统计不同时期各典型库段的累积冲淤量,见表3-20、表3-21、图3-23。就库区形态而言,开阔段(80.16km)是主要的淤积库段,该段淤积量(1981~1998年)占全库区部淤积量的90.3%;峡谷段(87.54km)和过渡段(42.2km)仅占9.7%。就库区回水影响而言,常年回水区(76km)是主要的淤积库段,占116.8%,变动回水区(112km)和进库段(22km)从水库运行二期开始,已逐步转为冲刷的趋势。(www.xing528.com)

表3-20 葛洲坝水库各库段的累积冲淤量

关于淤积沿高程分布,因库区河床深泓高程最低可达-40m,汛期水面线最高可达128m,故库区的淤积高差达168m。淤积沿高程的分布列于表3-22。

在一期工程运用阶段期间,从-40~80m之间均发生了淤积,80~128m之间则产生了微弱的冲刷。淤积沿高程的分布变化是,从-40~60m高程之间,淤积沿高程增加而增加,40m以上淤积迅速减少,80m高程以上则出现冲刷。其中0~60m之间的淤积量占总淤积量的92.5%。

表3-21 葛洲坝库区淤积量的沿程分布 单位:万m3

表3-22 库区淤积量沿高程的分布 单位:万m3

二期工程运用至1993年期间,该期间水库淤积进行了调整而达到平衡,淤积沿高程的分布是:高程0~-40m之间的深坑仍有少量淤积,0~50m之间的主槽发生了冲刷,而50m以上主河槽两岸高边滩部分,因坝前水位抬高,回流(或缓流)区过水面积增大,仍以淤积为主,出现了冲槽淤滩的趋势。

水库淤积平衡后的分布情况,即1993~1998年,因受1998年洪水影响,40m以下深槽出现强烈冲刷,其量达5231万m3

2.淤积形态

水库淤积形态是库区水流泥沙运动的结果。根据前面分析,葛洲坝水库蓄水后,库区具有“汛期是河道,枯季是水库”的基本特性,即枯季库区水力因素减弱较多,其水流挟沙能力较小,开阔段比峡谷段更小;而汛期虽有减少但较蓄水前而言减小甚微,仍保持着天然河道的水流特性。据实测资料分析,库区淤积形态有如下特点。

(1)淤积纵断面。从淤积量沿程分布图(图3-23)和淤积后的深泓高程变化图(图3-24)看,库区纵断面形态既不是三角洲,也不是锥体和带状,而是与原河床起伏相似的锯齿状。前面已述,形成这种形态的原因是库区淤积主要发生于枯季,汛期大流量时水库则以冲刷为主,故库区的淤积量总体较少,不足以改变原河床纵断面的锯齿状形态。

但水库运用的不同时期,其库区淤积形态变化还是较大的。1985年库区的累积淤积几乎是沿程发生,而到1992年时库区的淤积量更集中于常年回水区。1998年大洪水时,主要冲刷的是常年回水区,其纵剖面形态发生了较大变化,在常年回水区有少数库段已冲至蓄水前的天然床面。

(2)淤积横断面。从实测库区的横断面来看,不同时期淤积形态有较大差别,如图3-25。1985年前,主要是沿横断面湿周发生淤积,且常年回水区的淤积厚度大于变动回水区;到了1992年,常年回水区淤积厚度增加,而变动回水区横断面呈下切趋势;再到1998年,常年回水区又大幅度冲刷,有少数横断面又接近于蓄水前形态。

在峡口上游开阔段,因弯道、石梁、卵石边滩等影响,洪、中、枯水期主流易位的河段,蓄水后水面抬高较多,中枯水时不能归槽,原中枯水河槽成为缓流或回流区,故发生主槽平淤,如三峡工程坝区的G27及香溪附近的G50断面,其中G27断面因三峡工程修建下游航道及隔流堤缩窄江面达500余m。

图3-23 库区淤积量的沿程分布图

3.水库泥沙运动及床沙沿程的分布

(1)天然条件下三峡河段的水流泥沙运动特点。葛洲坝水库处于三峡河段,为典型的山区河道,水流泥沙运动具有流量暴涨暴落、中水历时短、水位变幅大、泥沙输移集中于汛期等特点。

在长江三峡河段,由于河道宽窄相间,在流量涨落过程中,窄谷段因过水面积小,水位涨落大,对上游宽谷段影响较大,主要表现为:第一,涨洪时,窄谷段产生壅水,使上游宽谷段比降变缓,流速减小,水流挟沙能力降低,故泥沙落淤。第二,落洪时,窄谷段的壅水作用逐渐消失,使上游宽谷段水流冲槽,比降及流速增加,前期淤沙(尤其是推移质)起动输移。如三峡中的瞿塘峡为窄谷段,在汛期使上游形成大面积的壅水河段,泥沙大量落淤,奉节站推移质输移量大量减少。但汛后,因窄谷段的壅水作用消失,水流归槽冲刷前期淤沙,故奉节站推移质输移量增加。这种宽窄相间的山区河道的泥沙冲刷、搬运、沉积的不连续性和非恒定性是三峡河段典型的泥沙(尤其推移质)运动特性。

图3-24 库区深泓的纵断面图

(2)水库泥沙运动的特点[5]。葛洲坝水利枢纽为径流式水利枢纽,出库的水沙量接近于天然时期。水库蓄水后,泥沙输移特性发生变化的主要是推移质部分。

不论是宽谷段还是窄谷段,推移质泥沙输移均受到水库回水的影响,但影响的程度与所处位置有关。在变动回水区,由于受水库回水影响较小,泥沙运动基本上保持天然状况的特性。对于常年回水区,在汛期宽谷段受到窄谷段壅水和水库回水的双重影响,泥沙淤积加剧,在流速较大的主流区仍有少量推移质输移。窄谷段在汛期具有较大流速,推移质输移因受回水影响导致推移能力减弱,加之上游宽谷段输送量减少,使窄谷段推移量亦会减少,故汛期的推移量也很有限。在枯季,常年回水区流速很小,泥沙几乎不会输移。根据库区特性以及实测资料推定,葛洲坝水库库区的卵石多数沉积于变动回水区的宽谷段内,若不遇特大洪水,或不降低库水位运用,卵石则难以进入常年回水区的近坝段。

水库在运用初期,悬移质已基本淤积平衡,而推移质出库量急剧减少,表明库区的推移质淤积未达平衡。进入库区的推移质泥沙,受水库回水影响,沿程淤积分选,与库区床面细颗粒泥沙交换,使粗颗粒泥沙沉积于库内,细颗粒泥沙冲刷出库,即所谓“淤粗排细”。

(3)床沙沿程的分布。葛洲坝水库蓄水前,各河段床沙中值粒径均大于5mm,说明河道多为卵石或卵石夹沙河床。蓄水后,蓄水位每抬高一次,河床组成均发生较大的变化。1981年水库开始蓄水,常年回水区大量淤积,同年底常年回水区河床被淤沙所覆盖,中值粒径细化。南津关至莲沱床沙中值粒径由5.85mm减小到2.37mm,莲沱至三斗坪开阔段由5.62mm减小到1.69~3.05mm;变动回水区下段的秭归至官渡口段,也明显细化;变动回水区上段和水库进库段粒径则保持天然状态。1983年坝前水位抬高至63.5m,常年回水区和变动回水区下段,继续发生大量淤积,河床进一步细化。1986年后坝前水位抬高至66m,水库再次发生较大淤积,床沙粒径继续细化。1987年至三峡工程开工前的1993年,各年床沙时粗时细,总的趋势向粗化方向发展,但量变化较小,床沙以推移质淤积为主。三峡工程动工后,两坝间床沙粒径明显粗化,说明施工对两坝间床沙有一定影响。1998年特大洪水期,河床发生了大量冲刷,过水面积大幅增大,汛后大量的细沙落淤,床沙明显细化(表3-23)。庙河以下河段床沙中值粒径均小于1mm,说明主要是悬移质淤积。

图3-25 葛洲坝水库横断面的淤积形态图

表3-23 葛洲坝水库蓄水后床沙中值粒径的变化 单位:mm

续表

以上床沙粒径变化趋势表明,床沙对水力因子的变化非常敏感。当水位抬高时,过水面积增大,水流流速减缓,使原本能带走的细颗粒泥沙大量落淤,造成河床细化。当断面淤积达到平衡时,来沙与水力因素达到某种动态平衡,床沙也因来水的不同而发生时粗时细的变化。

在常年回水区内,床沙的年内变化是,汛期冲刷,河床粗化;汛后淤积,河床细化。从表3-23可以看出,在水流的分选作用下,床沙中值粒径沿程减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