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在UGNX10.0中加载和编辑模架

如何在UGNX10.0中加载和编辑模架

时间:2023-06-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模架作为模具的基础构件,在整个模具的使用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模架选用的适当与否直接影响模具的使用,所以模架的选用在模具设计过程中不可忽视。本节将讲解UGNX10.0中模架的加载和编辑的一般操作过程。打开D:\ug10.3\workch08.02\cap_mold_top_010.prt文件。在“注塑模向导”工具条中单击“模架库”按钮,系统弹出如图8.2.1所示的“模架库”对话框。

如何在UGNX10.0中加载和编辑模架

9.1 防火

9.1.1 屋外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与其他建筑物或主要电气设备之间的防火净距,应与相应电压等级的配电装置的规定一致;当不能满足规定时,应设防火墙。当相邻的建筑物外墙为防火墙时,防火净距可不受限制。当与其他建筑物连接布置时,其间应设防火墙;防火墙及两侧2m以内的范围,不得开门窗及孔洞。

当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设在屋内时,该建筑物的楼板、隔墙、门窗和孔洞均应满足防火要求。

9.1.2 高压、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消防设施和防火通道,应符合下列要求:

9.1.2.1 必须就近设置消防设施。

9.1.2.2 连接于不同主变压器的屋外高压大容量电容器装置之间,宜设置消防通道。

9.1.3 电容器组的框(台)架和柜体,均应采用非燃烧或难燃烧的材料制作。

9.1.4 电容器室应为丙类生产建筑,其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9.1.5 当高压电容器室的长度超过7m时,应设两个出口。高压电容器室的门应向外开。相邻两高压电容器室之间的隔墙需开门时,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能向两面开启。

高压电容器室,不宜设置采光玻璃窗。

9.1.6 与电容器组相关的沟道,应符合下列规定:

9.1.6.1 高压电容器室通向屋外的沟道,在屋内外交接处应采用防火封堵。

9.1.6.2 电缆沟道的边缘对高压电容器组框(台)架外廓的距离,不宜小于2m;引至电容器组处的电缆,应采用穿管敷设。

9.1.6.3 低压电容器室内的沟道盖板,不应采用可燃烧材料制作。

9.1.7 集合式并联电容器,应设置贮油池或挡油墙,并不得把浸渍剂和冷却油散逸到周围环境中。

9.1.8 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在北方地区,宜布置在变电所冬季最大频率风向的下风侧;南方地区,宜布置在变电所常年最大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9.2 通风

9.2.1 高压电容器室的通风量,应按消除室内余热计算,余热量包括设备散热量和通过围护结构传入的太阳辐射热。

9.2.2 高压电容器室的夏季排风温度,不宜超过40℃。

9.2.3 串联电抗器小间的通风量,应按消除室内余热计算,但余热量不计入太阳辐射热;排风温度不宜超过45℃,进排风温度差不宜超过15℃。

9.2.4 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室,宜采用自然通风。当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采用自然进风和机械排风。

9.2.5 高压并联电容器室的进排风口,应采取防止鸟类、鼠、蛇类等小动物进入和防雨雪飘进的措施。

9.2.6 在风沙较大地区,高压电容器室应设置防尘措施;进风口宜设置过滤装置。

9.2.7 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布置,应减少太阳辐射热对电容器的影响,并宜布置在夏季通风良好的方向上。

9.2.8 应根据当地的气温条件,在高压电容器室的屋面设置保温层或隔热层。

附录A 并联电容器装置接线图例

A.0.1 接入电网方式(图A.0.1-1~图A.0.1-3)。

A.0.2 高压电容器组与配套设备连接(图A.0.2)。

A.0.3 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接线(图A.0.3)。

图A.0.1-1 同级电压母线上无供电线路时的接入方式

图A.0.2 高压电容器组与配套设备连接方式

注:避雷器接线根据工程设计选定的方式接入。

图A.0.1-2 同级电压母线上有供电线路时的接入方式

图A.0.1-3 设置电容器专用母线的接入方式

(www.xing528.com)

图A.0.3 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接线

注:C2~Cn回路均与C1回路相同。

图A.0.4-1 中性点避雷器接线

A.0.4 操作过电压保护用避雷器接线方式(图A.0.4-1~A.0.4-4)。

图A.0.4-2 相对地避雷器接线

图A.0.4-3 避雷器与电抗器并联连接和中性点避雷器接线

图A.0.4-4 避雷器与电容器组并联连接和中性点避雷器接线

A.0.5 高压电容器组保护接线(图A.0.5-1~A.0.5-4)。

图A.0.5-1 开口三角电压保护接线

图A.0.5-2 相电压差动保护接线

图A.0.5-3 桥式差电流保护接线

图A.0.5-4 中性点不平衡电流保护接线

附录B 电容器组投入电网时的涌流计算

B.0.1 同一电抗率的电容器组单组投入或追加投入时,涌流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其中

Q=Q'+Q0

式中:I*ym——涌流峰值的标么值(以投入的电容器组额定电流峰值为基准值);

Q——电容器组总容量(Mvar);

Q0——正在投入的电容器组容量(Mvar);

Q'——所有原已运行的电容器组容量(Mvar);

β——电源影响系数。

B.0.2 当有两种电抗率的多组电容器追加投入时,涌流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B.0.2.1 设正在投入的电容器组电抗率为K1,当满足时,应按下式计算涌流:

式中:Qc——同一母线上装设的电容器组总容量(Mvar)。

B.0.2.2 仍设正在投入的电容器组电抗率为K1,当满足时,且时,涌流应按公式(B.0.1)计算,其中:

K=K1

Q=Q1+Q0

式中:Q1——所有原已运行的电抗率为K1的电容器组容量(Mvar)。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