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预测模型与选择优化

预测模型与选择优化

时间:2023-06-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数学模型包括面源污染负荷估算模型、水动力模型、水质模型等,可根据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的需要选择。(二)模型选择1.面源污染负荷估算模型根据污染源类型分别选择适用的污染源负荷估算或模拟方法,预测污染源排放量与入河量。面源模型选择应结合污染特点、模型适用条件、基础资料等综合确定。污染物在断面上均匀混合的感潮河段、入海河口,可采用纵向一维非恒定数学模型,感潮河网区宜采用一维河网数学模型。

预测模型与选择优化

(一)预测模型

(1)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模型包括数学模型物理模型。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宜选用数学模型。评价等级为一级且有特殊要求时选用物理模型,物理模型应遵循水工模型实验技术规程等要求。

(2)数学模型包括面源污染负荷估算模型、水动力模型、水质(包括水温及富营养化)模型等,可根据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的需要选择。

(二)模型选择

1.面源污染负荷估算模型

根据污染源类型分别选择适用的污染源负荷估算或模拟方法,预测污染源排放量与入河量。面源污染负荷预测可根据评价要求与数据条件,采用源强系数法、水文分析法以及面源模型法等,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综合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比对分析确定,各方法适用条件如下:

(1)源强系数法。当评价区域有可采用的源强产生、流失及入河系数等面源污染负荷估算参数时,可采用源强系数法。

(2)水文分析法。当评价区域具备一定数量的同步水质水量监测资料时,可基于基流分割确定暴雨径流污染物浓度、基流污染物浓度,采用通量法估算面源的负荷量。

(3)面源模型法。面源模型选择应结合污染特点、模型适用条件、基础资料等综合确定。

2.水动力模型及水质模型(www.xing528.com)

按照时间分为稳态模型与非稳态模型,按照空间分为零维、一维(包括纵向一维及垂向一维,纵向一维包括河网模型)、二维(包括平面二维及立面二维)以及三维模型,按照是否需要采用数值离散方法分为解析解模型与数值解模型。水动力模型及水质模型的选取根据建设项目的污染源特性、受纳水体类型、水力学特征、水环境特点及评价等级等要求,选取适宜的预测模型。各地表水体适用的数学模型选择要求如下:

(1)河流数学模型。河流数学模型选择要求见表5.9。在模拟河流顺直、水流均匀且排污稳定时可以采用解析解。

表5.9 河流数学模型适用条件

(2)湖库数学模型。湖库数学模型选择要求见表5.10。在模拟湖库水域形态规则、水流均匀且排污稳定时可以采用解析解模型。

表5.10 湖库数学模型适用条件

(3)感潮河段、入海河口数学模型。污染物在断面上均匀混合的感潮河段、入海河口,可采用纵向一维非恒定数学模型,感潮河网区宜采用一维河网数学模型。浅水感潮河段和入海河口宜采用平面二维非恒定数学模型。如感潮河段、入海河口的下边界难以确定,宜采用一、二维连接数学模型。

(4)近岸海域数学模型。近岸海域宜采用平面二维非恒定模型。如果评价海域的水流和水质分布在垂向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如排放口附近水域),宜采用三维数学模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