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国时期中西合璧的礼服制度

民国时期中西合璧的礼服制度

时间:2023-06-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常礼服与大礼服大同小异,只是惟戴较低的有檐圆顶帽,时人解释这种中西并存的礼服制度:“竟用西式于习惯上一时尚未易通行,……故定新式礼服外旧式褂袍亦得暂时适用”。图4-1-2民国中西并存的服饰新旧的交织迫使一些传统服饰在变和延续的路上迂回前行,民国后长袍马褂在近代中国服饰舞台上仍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仍然是国家礼服的一种,只是在裁剪上注重吸收西方立体裁剪的理念,较清代袍窄瘦。

民国时期中西合璧的礼服制度

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成立,参议院于民国元年七月公布了服制条例,女子礼服基本上为清代汉族女装的发展,男子礼服则分中、西两式,中式为传统的长袍马褂,西式礼服分大礼服和常礼服两种。

大礼服又有昼夜之分,昼礼服长与膝齐,袖与手脉齐,前对襟,后下端开叉,穿黑色过踝的靴;晚礼服类似西式燕尾服,穿短靴,前缀黑结。穿大礼服戴高而平顶的有檐帽子。常礼服与大礼服大同小异,只是惟戴较低的有檐圆顶帽,时人解释这种中西并存的礼服制度:“竟用西式于习惯上一时尚未易通行,……故定新式礼服外旧式褂袍亦得暂时适用”(图4-1-2)。

(www.xing528.com)

图4-1-2 民国中西并存的服饰

新旧的交织迫使一些传统服饰在变和延续的路上迂回前行,民国后长袍马褂在近代中国服饰舞台上仍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仍然是国家礼服的一种,只是在裁剪上注重吸收西方立体裁剪的理念,较清代袍窄瘦。在搭配上也受西方服装影响,有身份地位的大人物,如国民党和政府要员、商人、银行家一般是绸缎长袍配西服裤,穿皮鞋,戴礼帽,架金丝边眼镜,既有传统之味,又跟随时代潮流。大学生和大中学教师,一般是阴丹士林长袍配西式裤子,穿布鞋。这种装束成了知识分子的“品牌”。这种变化中延续传统的着装,塑造了这个时期服饰的经典形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