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行分水制度的历史效益

现行分水制度的历史效益

时间:2023-06-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外,由于讨赖河流域上游的水量调蓄能力不足,按照时段进行水量分配,当上游用水时段来水量较大时,弃水全部进入下游水库,在补充下游用水的同时,对维持人工绿洲生态平衡、避免生态危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现行分水制度的历史效益

讨赖河流域现行分水制度对维护流域内用水安全和社会稳定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虽然不完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国家对水资源“实行计划用水,厉行节约用水”的原则和“实行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制度,但现行分水制度的存在有一定的合理性。

(1)该分水制度适应于传统农业模式下的水量分配形式

在新中国成立后,现行制度形成初期,传统农业作业模式加之计划经济的主导作用,农业种植结构单一,在各灌区灌溉面积范围内,主要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用水规律性、时令性强,而且讨赖河中游没有调蓄能力,在这种条件下,此分水制度从时间上分配各灌区和各轮次的供水量,符合当时灌溉实际,在流域水资源调配过程中起到了兼顾上下游、保证灌区灌溉的重要作用。

(2)该分水制度维持了流域内正常的用水秩序(www.xing528.com)

传统分水制度总体上按时段划分中游和下游农业用水使用权,较好地适应了中游无水库调节而下游有水库调节的实际情况,其时段划分基本上满足当年的工农业用水需求,保障了流域内正常的用水秩序。此外,由于讨赖河流域上游的水量调蓄能力不足,按照时段进行水量分配,当上游用水时段来水量较大时,弃水全部进入下游水库,在补充下游用水的同时,对维持人工绿洲生态平衡、避免生态危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3)该分水制度体现了上、下游用水公平

讨赖灌区和鸳鸯灌区在7、8、9、10四个月基本是按15天为一时段进行轮灌,上、下游时段互不重叠,时段划分清晰、公平。讨赖灌区于5月5日至7月15日长达71天的灌溉周期开始前,同样也给了鸳鸯灌区2月3日至3月25日50天的水库蓄水时间,而且鸳鸯灌区全年用水时间为175天,比讨赖灌区153天的用水时间多22天,也是基于均衡考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