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添加并调整布线的形状和宽度?

如何添加并调整布线的形状和宽度?

时间:2023-06-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11-13 添加过孔重复以上操作,添加拐角和过孔,双击完成布线,如图11-14所示。图11-15 布线功能菜单添加过孔在手工布线中经常被用于更换布线所在的层。如图11-16所示,使用“添加圆弧”命令添加圆弧线。选择该命令后弹出“Coordinate”对话框,如图11-17所示,在文本框内输入布线下一个结点的坐标,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图11-16 添加圆弧线图11-16 添加圆弧线图11-17 “Coordinate”对话框宽度调整布线宽度命令。

如何添加并调整布线的形状和宽度?

单击工具栏中的978-7-111-57820-8-Chapter11-10.jpg图标按钮,进入设计工作模式,然后单击设计工具栏中的978-7-111-57820-8-Chapter11-11.jpg图标按钮,进入“添加布线”模式,单击布线的起始点,开始增加布线,用光标控制布线的方向,单击鼠标左键改变布线方向,最终单击鼠标左键完成布线。

“添加布线”模式是最基本的布线操作模式。这种布线方式不带任何的“智能”性,每一步操作都由人工来完成,现在部分的PCB布线仍然采取这种布线方法。

在采取这种布线模式之前,最好先设置栅格,使线宽和线间距等于栅格宽度的整数倍。例如,线宽为10mil,线间距为10mil,则设置栅格为5mil或10mil,这样在DRC的任意模式下布线,都可以保证布线间距。栅格宽度可以通过无模式命令“W宽度值”来设定。

下面通过实例来说明如何使用“添加布线”模式布线。

(1)单击设计工具栏中的978-7-111-57820-8-Chapter11-12.jpg图标按钮,即进入设计工作模式,然后单击设计工具栏中的978-7-111-57820-8-Chapter11-13.jpg图标按钮,进入添加布线模式。

(2)单击元器件U7的978-7-111-57820-8-Chapter11-14.jpg脚焊盘,开始布线操作,如图11-10所示。

(3)移动光标,预布线随之移动。

(4)在如图11-10所示的光标处单击鼠标左键,增加一个拐角,如图11-11所示。

978-7-111-57820-8-Chapter11-15.jpg

图11-10 开始布线

978-7-111-57820-8-Chapter11-16.jpg

图11-11 添加拐角1

(5)在图11-11所示的光标处单击鼠标左键,增加一个拐角,如图11-12所示。

(6)按住<Shift>键,然后单击鼠标左键增加过孔,如图11-13所示。

978-7-111-57820-8-Chapter11-17.jpg

图11-12 添加拐角2

978-7-111-57820-8-Chapter11-18.jpg

图11-13 添加过孔

(7)重复以上操作,添加拐角和过孔,双击完成布线,如图11-14所示。

进入布线模式后,单击鼠标右键,则弹出如图11-15所示的右键快捷菜单。

(1)添加拐角在手工布线中经常被用到,但通常是在需要增加拐角的地方单击鼠标左键实现。

978-7-111-57820-8-Chapter11-19.jpg

图11-14 完成布线的效果图

978-7-111-57820-8-Chapter11-20.jpg

图11-15 布线功能菜单

(2)添加过孔在手工布线中经常被用于更换布线所在的层。但最快捷的方法是按住<Shift>键,然后在需要增加过孔的地方单击鼠标左键。(www.xing528.com)

(3)添加跳线该命令一般在单层板中比较常用,由于布线不能交叉,而单层板只有一个布线层,在不能布通时需增加跳线,其作用相当于双层板中的布线换层。但跳线属于一种元器件。通常使用快捷键<Ctrl+Alt+J>实现跳线的添加。

(4)完成完成布线相关操作。通常双击鼠标左键完成操作。

(5)结束暂时停止布线。一般当布线距离比较大时,就需要暂时停止布线,将导线分成若干步完成。

(6)备份返回上一次布线操作。若某一步布线出现错误,则用户可以使用该命令返回上一步。通常使用<Backspace>键来实现该操作。

(7)层切换该命令用于在布线时,在“选项”中设置好的层对之间的切换,通常使用<F4>键实现该操作。

(8)交换结束点如果布线完成一半时发现从当前端口布线非常困难,则可以选择该命令从另一端口开始布线。

(9)以过孔结束模式该命令用于选择暂时停止布线的结束方式。

1)以没有过孔结束:暂停布线,直接结束。

2)以过孔结束:暂停布线,以过孔结束。

3)以测试点结束:暂停布线,以测试点结束。

(10)添加圆弧在高频布线中该命令经常被使用。圆弧线的高频特性要优于拐角,可以减少信号辐射。如图11-16所示,使用“添加圆弧”命令添加圆弧线。

(11)坐标用坐标定位走线。选择该命令后弹出“Coordinate”对话框,如图11-17所示,在文本框内输入布线下一个结点的坐标,单击“确定”按钮即可。

978-7-111-57820-8-Chapter11-21.jpg

图11-16 添加圆弧线

978-7-111-57820-8-Chapter11-22.jpg

图11-17 “Coordinate”对话框

(12)宽度调整布线宽度命令。一般使用无模式命令“W”实现。注意,调整布线宽度需在设计规则中设置的布线宽度范围内。

(13)层切换走线层,与“层切换”命令基本相同,但是“层切换”只是切换设置好的层对之间的切换,而“层”命令可以实现当前设计中所有层之间的任意切换,并无限制。通常使用无模式命令“L层数”进行层间切换。

(14)过孔类型可选择过孔模式“自动”“半导通”“导通”。

(15)忽略安全间距选择该命令表示在布线过程中,关闭在线DRC,即忽略规则设置中所设置的安全距离。

(16)角度模式其子菜单中有如下3个子命令。

1)正交:只允许出现直角。也可使用无模式命令“AO”实现。

2)斜交:允许出现45°角的整数倍拐角。也可使用无模式命令“AD”实现。

3)任意角度:允许出现任意角度的拐角。也可使用无模式命令“AA”实现。

(17)忽略泪滴在布线过程中选择该命令,则不产生泪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