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计算机工作原理简介

计算机工作原理简介

时间:2023-06-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处理一个提出的课题,采用计算机的原则是在此基础上还应模仿人的能力。如图14-4所示,计算机的工作方式必须有信息采集、现有信息处理和在终端的结果输出。图14-5所示的CPU主要由微处理器、自身可编程计算机以及存储器组件、输入组件和输出组件组成。计算机的软件是由程序和数据组成。程序是计算机实施工作命令的顺序。图14-6 微处理器表14-1 扩大的ASCll代码摘录图14-6 微处理器表14-1 扩大的ASCll代码摘录其他ASCll代码见表手册。

计算机工作原理简介

为了处理一个提出的课题,采用计算机的原则是在此基础上还应模仿人的能力。如图14-4所示,计算机的工作方式必须有信息采集、现有信息处理和在终端的结果输出。

意义上的技术转换对于计算机称为输入,转换能力称为输出,也就是所说的I/O系统(称为Ei-O系统)。信息处理对于人为大脑承担,对于计算机为CPU(中央处理器)承担。图14-5所示的CPU主要由微处理器、自身可编程计算机以及存储器组件、输入组件和输出组件组成。

安装在CPU、存储器和I/O系统芯片上的特殊组件称为微控制器。

ⓘ重要的微处理器(举例)(图14-6)。

•Inetl Pentium Ⅳ:32位总线,CPU脉冲频率为2.66GHz,总脉冲频率为133MHz

•AMD Athlon XP 33200+:64位总线,CPU脉冲频率为3.2GHz,总线脉冲频率为333MHz

各个组件是经过所谓总线系统的多磁迹线路联系的。一条32位总线具有32条并行线路。经过地址总线传达那个部件所发送的规定信息,经过数据总线运行本身的数据信息,经过控制总线分配如同步信号或写入存取权及读取存取权的信号。数据总线宽度对于处理速度

978-7-111-42315-7-Chapter14-3.jpg

图14-3 具有外围设备的计算机

978-7-111-42315-7-Chapter14-4.jpg

图14-4 处理原理E-V-A(输入-处理-输出)

978-7-111-42315-7-Chapter14-5.jpg(www.xing528.com)

图14-5 CPU结构

同脉冲重复频率一样重要。现代的微处理器可使用32位数据总线或64位数据总线。

数据总线越宽如64位、脉冲重复频率越高如3GHz,则数据传输越快。

除了硬件外,计算机为了处理课题还需要软件。计算机的软件是由程序和数据组成。

程序是计算机实施工作命令的顺序。数据是计算采集、存储、处理与输出的信息。

连接在计算机系统中的设备之间的数字、字母标点符号以及控制符号常以国际上通用的ASCll-Code(美国信息交换用标准代码)传输(表14-1)。

978-7-111-42315-7-Chapter14-6.jpg

图14-6 微处理器

14-1 扩大的ASCll代码∗摘录

978-7-111-42315-7-Chapter14-7.jpg

∗其他ASCll代码见表手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