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标注视图中的尺寸和公差

如何标注视图中的尺寸和公差

时间:2023-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13-41 修改中心线线型图13-41 修改中心线线型图13-42 编辑完成的主视图图13-42 编辑完成的主视图选择“图元上”,对线段或圆进行尺寸标注,单击中键确认;选择“中心”对线段和圆等图元的间距进行标注,单击中键确认。图13-43 标注视图图13-43 标注视图标注倒角尺寸。图13-50 标注第一个圆跳动公差图13-50 标注第一个圆跳动公差图13-51 标注第二个圆跳动公差图13-51 标注第二个圆跳动公差标注表面粗糙度。

如何标注视图中的尺寸和公差

978-7-111-42989-0-Part02-2697.jpg创建基本尺寸。

978-7-111-42989-0-Part02-2698.jpg单击“注释”功能区“注释”面板中的“尺寸”按钮978-7-111-42989-0-Part02-2699.jpg下的“尺寸-新参考”按钮978-7-111-42989-0-Part02-2700.jpg,弹出“依附类型”菜单管理器。

978-7-111-42989-0-Part02-2701.jpg

图13-41 修改中心线线型

978-7-111-42989-0-Part02-2702.jpg

图13-42 编辑完成的主视图

978-7-111-42989-0-Part02-2703.jpg选择“图元上”,对线段或圆进行尺寸标注,单击中键确认;选择“中心”对线段和圆等图元的间距进行标注,单击中键确认。最终的尺寸标注结果如图13-43所示。

注意

绘制齿轮工程图时,由于直接生成的是齿轮廓线,不符合工程图国家标准,这时可以将文件转化至AutoCAD软件进行修改,或者利用Pro→Engineer工程图“编辑”→“转换为绘制图元”命令将视图转换,即可删除齿轮廓线。但是会使得尺寸不再依附于三维模型,所以转换应该在尺寸标注结束后进行。

978-7-111-42989-0-Part02-2704.jpg

图13-43 标注视图

978-7-111-42989-0-Part02-2705.jpg标注倒角尺寸。

978-7-111-42989-0-Part02-2706.jpg单击“注释”功能区“注释”面板中的“注解”按钮978-7-111-42989-0-Part02-2707.jpg,系统弹出“注释类型”菜单,从“注释类型”菜单中选择“带引线”→“输入”→“水平”→“标准”→“默认”选项,再单击“进行注解”。

978-7-111-42989-0-Part02-2708.jpg在视图上单击图所示的一倒角,选择“依附类型”菜单管理器中的“箭头”→“完成”。再选取注释的位置,在下方的消息输入区输入“1*45°”后单击“确定”按钮978-7-111-42989-0-Part02-2709.jpg插入文本,结果如图13-44所示。(倒角尺寸也可由尺寸标注生成,生成尺寸后,右键单击尺寸,在“尺寸文本”对话框中合适位置添加尺寸注释。)

978-7-111-42989-0-Part02-2710.jpg

图13-44 插入倒角注释

978-7-111-42989-0-Part02-2711.jpg创建基准。

978-7-111-42989-0-Part02-2712.jpg单击“注释”功能区“注释”面板上的“模型基准轴”按钮978-7-111-42989-0-Part02-2713.jpg,弹出图13-45所示“轴”对话框,输入名称为“AA”,选择类型为978-7-111-42989-0-Part02-2714.jpg,然后单击“定义”按钮。

978-7-111-42989-0-Part02-2715.jpg弹出“基准轴”菜单管理器,如图13-46所示,选择“过柱面”,再单击主视图上齿轮内孔柱面,得到图13-47所示的基准轴。

978-7-111-42989-0-Part02-2716.jpg

图13-45 “轴”对话框

978-7-111-42989-0-Part02-2717.jpg

图13-46 “基准轴”菜单管理器

978-7-111-42989-0-Part02-2718.jpg

图13-47 创建基准轴AA

978-7-111-42989-0-Part02-2719.jpg创建几何公差。

978-7-111-42989-0-Part02-2720.jpg单击“注释”功能区“注释”面板中的“几何公差”按钮978-7-111-42989-0-Part02-2721.jpg,弹出如图13-48所示的“几何公差”对话框。单击“圆跳动”按钮978-7-111-42989-0-Part02-2722.jpg,再单击“基准参考”选项卡,在“基本”下拉列表中选择“AA”,单击“公差值”选项卡,将“总公差”设置为0.03。

978-7-111-42989-0-Part02-2723.jpg单击“模型参考”选项卡,选择参考类型为“曲面”,再单击“选取图元”按钮,选择图13-49所示的边。

978-7-111-42989-0-Part02-2724.jpg

图13-48 “几何公差”对话框

978-7-111-42989-0-Part02-2725.jpg

图13-49 选择边线

978-7-111-42989-0-Part02-2726.jpg在放置“类型”下拉列表中选择“带引线”,然后单击“放置几何公差”按钮,再次选择图13-49所示的边线,最后中键放置几何公差,结果如图13-50所示。

978-7-111-42989-0-Part02-2727.jpg同样的方法标注第二个“圆跳动”公差,如图13-51所示。

978-7-111-42989-0-Part02-2728.jpg

图13-50 标注第一个圆跳动公差

978-7-111-42989-0-Part02-2729.jpg

图13-51 标注第二个圆跳动公差

978-7-111-42989-0-Part02-2730.jpg标注表面粗糙度

978-7-111-42989-0-Part02-2731.jpg单击“注释”功能区“注释”面板中的“表面粗糙度”按钮978-7-111-42989-0-Part02-2732.jpg,弹出如图13-52所示“得到符号”菜单管理器,选择“检索”命令,在“打开”对话框里选择“machined”,打开后选择“standard1.sym”,如图13-53所示。

978-7-111-42989-0-Part02-2733.jpg在实例依附菜单管理器中选择如图13-54所示“图元”选项,单击如图13-55所示图元,单击“确定”按钮,在消息输入窗口中输入表面粗糙度的值3.2,如图13-56所示,单击“确定”按钮978-7-111-42989-0-Part02-2734.jpg,完成表面粗糙度符号的添加。结果如图13-57所示。

978-7-111-42989-0-Part02-2735.jpg同样的方法,在齿轮的主视图上标注表面粗糙度。结果如图13-58所示。(www.xing528.com)

978-7-111-42989-0-Part02-2736.jpg

图13-52 “得到符号”菜单管理器

978-7-111-42989-0-Part02-2737.jpg

图13-53 “打开”对话框

978-7-111-42989-0-Part02-2738.jpg

图13-54 “实例依附”菜单管理器

978-7-111-42989-0-Part02-2739.jpg

图13-55 标注表面粗糙度设置

978-7-111-42989-0-Part02-2740.jpg

图13-56 消息输入窗口

978-7-111-42989-0-Part02-2741.jpg

图13-57 标注剖视图表面粗糙度

978-7-111-42989-0-Part02-2742.jpg修改图元。

978-7-111-42989-0-Part02-2743.jpg将隐藏的曲线显示后标注尺寸,如图13-59所示。选取主视图,单击“布局”功能区“编辑”面板上的“转换为绘制图元”按钮978-7-111-42989-0-Part02-2744.jpg,将视图转换为图元,转换过程与平键视图的转换过程同理。

978-7-111-42989-0-Part02-2745.jpg

图13-58 标注主视图表面粗糙度

978-7-111-42989-0-Part02-2746.jpg

图13-59 标注尺寸

978-7-111-42989-0-Part02-2747.jpg单击“草绘”功能区面板,利用“圆”命令978-7-111-42989-0-Part02-2748.jpg、“线”命令978-7-111-42989-0-Part02-2749.jpg绘制齿根圆及齿根线,如图13-60所示。将视图中多余的线条删除,结果如图13-61所示。

978-7-111-42989-0-Part02-2750.jpg

图13-60 绘制图元

978-7-111-42989-0-Part02-2751.jpg

图13-61 删除多余线条

978-7-111-42989-0-Part02-2752.jpg利用“圆”命令978-7-111-42989-0-Part02-2753.jpg、“构造圆”命令978-7-111-42989-0-Part02-2754.jpg绘制齿顶圆及分度圆,并将多余的尺寸、线条删除,修改构造线颜色,结果如图13-62所示。

978-7-111-42989-0-Part02-2755.jpg利用“线”命令978-7-111-42989-0-Part02-2756.jpg由主视图向剖视图绘制线段,如图13-63所示。将视图中多余的线条删除,生成分度线,利用“线造型”命令978-7-111-42989-0-Part02-2757.jpg修改分度线的线型,结果如图13-64所示。

978-7-111-42989-0-Part02-2758.jpg

图13-62 绘制图元

978-7-111-42989-0-Part02-2759.jpg

图13-63 绘制线段

978-7-111-42989-0-Part02-2760.jpg

图13-64 创建分度线

978-7-111-42989-0-Part02-2761.jpg利用“镜像”命令978-7-111-42989-0-Part02-2762.jpg和“在相交处分割”命令978-7-111-42989-0-Part02-2763.jpg,将剖视图中绘制好的齿根线及分度线镜像到另一侧,并将多余的线条修剪掉,结果如图13-65所示。

978-7-111-42989-0-Part02-2764.jpg

图13-65 创建分度线

978-7-111-42989-0-Part02-2765.jpg标注视图尺寸。单击“注释”功能区“注释”面板上的“尺寸”按钮978-7-111-42989-0-Part02-2766.jpg,对齿根线和分度线进行尺寸标注,双击尺寸将半径值修改为直径值,如图13-66所示。

978-7-111-42989-0-Part02-2767.jpg

图13-66 标注尺寸

978-7-111-42989-0-Part02-2768.jpg修改线宽。双击视图中的线段,系统弹出“修改线造型”对话框,通过修改对话框中的宽度值来修改线宽,设置粗实线线宽为0.18,细实线线宽为0.06,修改线宽后的视图如图13-67所示。

978-7-111-42989-0-Part02-2769.jpg

图13-67 修改线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