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表面活性剂:结构与性质简析

表面活性剂:结构与性质简析

时间:2023-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面活性剂的分类和作用多种多样,但它们的分子结构都具有共同的特征。当水中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增加时,表面膜达到饱和,水的表面张力降到最低。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具有不同的临界胶束浓度,这与许多因素有关。加入电解质使表面活性剂具有聚集的作用,CMC下降。

表面活性剂:结构与性质简析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和作用多种多样,但它们的分子结构都具有共同的特征。

表面活性剂分子都是非对称性的大分子,一端是亲水性的极性基团,如—OH、—COOH、—SO3Na等,另一端是疏水基或憎水性或亲气、亲油的非极性基团,如各种烃基(CH3CH2……CH2—CH2—等)。当表面活性剂进入水中时,亲水端受到水分子的吸引,憎水端受到水分子的排斥,使表面活性剂的分子趋向于在水面上停留,即形成了亲水基向内、憎水基向外伸入空气的一层表面膜(图5-1),使水的表面张力降低。当水中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增加时,表面膜达到饱和,水的表面张力降到最低。若此时继续增加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多余表面活性剂的分子就会在水中聚集形成憎水基向内、亲水基向外的稳定胶束,如图5-2所示。

图5-1 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水中分布的示意图

图5-2 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形成胶束示意图

表面活性剂形成胶束所需要的最低浓度,也是溶液表面张力降到最低时所需要的表面活性剂的最小浓度,叫临界胶束浓度(CMC)。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具有不同的临界胶束浓度,这与许多因素有关。

(1)疏水基的碳链越长,越饱和,CMC越小。(www.xing528.com)

(2)亲水基的亲水性越强,数目越多,CMC越大。亲水基处于末端时的CMC较处于中央时要小。

(3)温度越高,CMC越大。

(4)加入电解质使表面活性剂具有聚集的作用,CMC下降。

某些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见表5-4。

临界胶束浓度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它常和某些重要的性能,如电导率折光率渗透压、黏度、洗涤性等联系在一起,因此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应大于临界胶束浓度,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一般都不高,多为0.001~0.02mol/L或0.02~0.4g/L。

表5-4 某些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