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发电/电动机设备部件组装流程

发电/电动机设备部件组装流程

时间:2023-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定子机座组圆合格后,进行焊接。通过外径千分尺率定测圆架测量绝对值,测圆架调整完毕将其可靠固定,定子机座组圆合格后进行焊接。定子机座焊接前,根据定子各环板的焊接结构,对定子机座焊接收缩量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并根据设备厂家要求及定子现场实测尺寸,确定定子组合缝加垫厚度。托板焊接完毕并验收合格后,清扫定子机座及所有焊缝,进行油漆喷涂。将定子铁芯装配工作平台吊入机座内,并按要求组装成整圆。

发电/电动机设备部件组装流程

定子组装和下线程序为:定子机座组圆、焊接→定位筋安装→定子铁芯叠装→定子铁芯磁化试验→定子下线→定子耐压试验与清扫喷漆→定子吊具安装。

转子组装程序为:转子中心体(瓶形轴)就位调整→转子磁轭叠装→转子磁极挂装→磁极引线及附件安装→整体耐压和清扫喷漆→转子吊具安装。

上机架组装程序为:上机架中心体清扫检查和就位调整→中心体与支臂组装、焊接→定子吊装调整及基础混凝土浇筑→上机架预装→推、导轴承预装配→附件安装。

励磁系统安装程序为:励磁变压器安装→励磁盘柜安装→电气接线→电气试验。

发电/电动机机坑安装程序为:水泵水轮机大件吊装→下机架安装→发电/电动轴吊装→定子吊具安装→定子吊装调整及基础混凝土浇筑→转子吊具安装→转子吊装与连轴→上机架及推、导轴承安装→集电环安装→机组轴线检查调整→导轴承间隙调整→附属设备及机坑管路安装→励磁系统安装→机电联合调试→机组启动试运行。

(1)定子组装。

定子组装在安装间定子工位进行。定子机座组圆合格后,进行焊接。定位筋采用大等分弦距法安装,铁片用人工依次进行堆叠,并完成定子铁芯的分段压紧。定子铁芯叠装完成,临时固定定子机座,进行铁芯磁化试验。定子下线工作结束后,吊入机坑调整中心、高程和水平度,然后对定子进行整体耐压试验。

定子组装工序流程为:定子组装准备工作→组装基础安装调整→机座组合面清扫检查→机座组圆→测圆架安装调整→机座圆度测量调整→机座焊接、探伤→定位筋清洗、校直→定位筋安装调整→定位筋托块焊接及复测→下环板螺栓孔检查、修正→下齿压板安装→压紧工器具准备→铁芯堆积分段压紧→铁芯整体压紧→铁芯最终压紧。

定子机座组圆前仔细检查和清理定子机座基础板、定子机座组合面,除去组合面的毛刺和污物,并用研磨平台分别检查组合面的平面度,使其接触面积符合规范要求。在安装间定子组装工位的基础埋件上布置和固定支撑及调整用楔子板并初步调平,检查和清扫定子机座把合板及定位装置,清理焊接部位焊接坡口周围的锈斑及油污,打磨焊接坡口周边探伤部位的油漆。将第一瓣定子机座按方位吊放于支撑楔子板上,引出线的方位与机坑实际安装方位一致,吊装后用螺栓将机座与组装基础把合在一起,并用临时支撑将分瓣定子机座可靠地固定,以防倾覆,再将另一瓣定子机座吊装就位,与第一瓣定子机座进行组合。安装测圆架,精调测圆架中心柱的中心和垂直度,以定子机座下环板的螺孔为基准调整测圆架的中心,并检验测圆架转臂周向测量的精度及轴向跳动,全范围内起落测圆架转臂,测量中心柱垂直度处于垂直状态。通过外径千分尺率定测圆架测量绝对值,测圆架调整完毕将其可靠固定,定子机座组圆合格后进行焊接。

定子机座焊接前,根据定子各环板的焊接结构,对定子机座焊接收缩量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并根据设备厂家要求及定子现场实测尺寸,确定定子组合缝加垫厚度。根据定子机座的具体结构,结合设备厂家要求,编制合理的焊接工艺,按照焊接工艺要求及焊接顺序对定子机座合缝板之间的焊缝进行焊接及检验,所有焊缝进行无损探伤。焊后测量机座几何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后,进行下步安装工作。

定位筋采用大等分弦距法安装。复测定子测圆架技术数据满足技术要求后,清扫、检查定位筋及托块,并对定位筋进行校直。安装基准筋,并以C型夹固定托块,精确调整定位筋的径向、周向垂直度、内圆半径、径向扭斜,合格后点焊托板。根据定位筋的总数,进行大等分弦距分配,以基准筋为基准,利用内径千分尺与定子测圆架配合,调整各大等分定位筋间的弦距及各定位筋的径向、周向垂直度、内圆半径、径向扭斜,合格后点焊其托板。以已调整好的大等分定位筋为基准,用弦距样板及定位筋装筋样板等专用工具安装调整大等分弦距内的其他定位筋,合格后点焊所有托板。全面检测所有定位筋的径向、周向垂直度、内圆半径、径向扭斜及弦距,测量值超出允许公差的重新调整。复测定位筋分布圆内径,托板与环板间的间隙符合要求后进行托板焊接。根据定位筋的详细结构图,按设备厂家提供的技术文件制定相应的焊接工艺,按照工艺对定位筋托板进行焊接,并进行探伤检查。检查定位筋径向、周向垂直度、内圆半径、径向扭斜及弦距等符合设计要求后,进入下道工序。托板焊接完毕并验收合格后,清扫定子机座及所有焊缝,进行油漆喷涂。

定子铁芯大约由6840张普通扇形片和1405张通风槽片叠装而成。铁芯首末两段为阶梯形,由冲片专用黏结胶粘牢。下端为大环板和下压板支撑,上端为分块式上齿压板。铁芯共分6次压紧,前5次用工具螺杆加撑管紧压,最后一次用产品螺杆压紧。定子测温电阻分3层54处圆周布置。

定子铁芯装配时,先进行铁芯压紧螺栓孔检查、修正。以定位筋为基准,用定子硅钢片为样板,安装定子下齿压板,调整下齿压板水平度及整圆波浪度,必要时,对下齿压板进行加工处理。以下齿压板为基准,用测圆架测量定子铁芯压紧螺栓孔的位置,对超出设计要求的螺孔进行修正。

将定子铁芯装配工作平台吊入机座内,并按要求组装成整圆。复测并调整定子测圆架中心柱垂直度,率定其绝对尺寸,并设置测量基准点。安装定子铁芯下齿压板,检查调整下齿压板圆度、波浪度及高差,合格后进行铁芯叠装,叠装过程中用塑料锤、整形棒、槽样棒、槽楔样棒等专用工具对铁芯进行整形和槽形检查,保证定子铁芯叠装的平齐度。每一铁芯小段叠完后,用C型夹夹紧铁芯线槽端部,用游标卡尺抽样测量小段高度,对小段高度超出允许偏差的,对小段叠片高度进行补偿调整。铁芯叠片至压紧螺栓绝缘套安装高度,安装绝缘套,并在铁芯内圆做好位置标记。

铁芯全圆每层由19片冲片叠成,旋转叠片上下两层冲片接缝处统一沿顺时针方向错开1/3片,每57层重复一次。以1号定位筋为起始位置开始顺时针叠片,层间错开1/3张冲片,按图纸叠装顺序完成下端阶梯片的叠装工作。当叠片高度30mm左右,每张冲片放2个槽样棒,槽样棒正对定位筋。槽样棒高出已叠铁芯冲片100mm。随铁心叠片高度增加,相应调整槽样棒高度,保证新叠冲片必须有槽样棒定位。铁芯叠片至图纸规定的压紧高度时进行分段预压,铁芯的预压用厂家提供的铁芯预压工具进行,压紧时铁芯对称均匀受压,铁芯预压达到规定力矩后,测量铁芯齿端、槽底、背部的高度,用槽样棒检查线槽尺寸,用测圆架测量铁芯圆度。继续进行铁芯堆积,铁芯高度、波浪度及内外圆高差,根据上次压紧后的测量数据,依照制造厂规定的补偿、调整方法在下次叠片过程中进行高差补偿、调整,使各项技术数据满足要求,并依次完成铁芯的堆积工作。按照图纸要求,在铁芯相应位置选择相应的冲片,安装铁芯测温电阻。定子铁芯测温电阻用硅胶S10固定,测温引线沿铁芯背部用“U”形管夹固定在定位筋上,从定子上端到端子箱,测温电阻引线固定在桥架内。铁芯测温电阻分别埋设在第4段、第37段和第71段铁芯上。铁芯堆积完成后,复核测圆架的技术数据,测量铁芯内径、圆度,全面测量铁芯高度、波浪度及槽形,并检查压紧螺栓绝缘、各项技术数据。抽查压紧螺杆在规定力矩下的螺杆伸长值。

定子磁化试验在安装间组装场地进行,定子磁化试验完毕,常温下再次压紧定子铁芯。

(2)定子下线。

定子下线工序流程为:施工准备→支持环及汇流环基础安装→支持环安装→槽底半导体垫条安装→下层线棒安装固定→下层线棒交流耐压试验→安装层间垫条及RTD(电阻温度探测器简称热电阻)及槽电位检查→嵌上层线棒→打槽楔→上、下层线棒交流耐压→汇流环引线装配(定子线棒接头焊接,RTD引出线接线)→各分支电阻测量→定子接头绝缘盒安装灌环氧及汇流引线绝缘包扎→定子绕组绝缘测定→全面检查、清扫、干燥→交、直流耐压→整体喷漆。

为使支持环的安装高度和弧度符合要求,在清理过的铁芯槽内沿圆周均匀嵌放24根未经浸胶带缠绕的普通底层线棒,所嵌入线棒直线部分的中心线对准铁芯中心标高线,并用临时楔子将底层线棒固定好。将支持环的支架与基础板固定,调整支持环尽量靠近线棒,使线棒和支持环之间留出规定的间隙,将支持环组装成整圆。连接支持环接头,连接处平整,包扎好绝缘。将支持环的支架基础分别点焊在上、下齿压板上,取出样板线棒和支架,满焊支架的基础板,清除焊渣,然后再将支架和支持环回装,并用浸胶绑带将支持环与支架绑扎固定。焊接支持环支架基础时,接专用地线,防止铁芯过流造成破坏。复查支持环内表面到铁芯槽底的水平距离,锁定基础板与支持架的连接螺栓。焊接端箍接头和支持板基础时,采取防护措施,以免弧光灼伤线棒、焊渣飞溅进入铁芯槽内。

下层线棒镶嵌前进行线棒开箱、清扫后,对线棒标出铁芯槽口标高线,并抽样进行定子线棒起晕及交流耐压试验。清理定子及定子铁芯、线槽,将槽号用白油漆标示于铁芯齿面,并分别标示出引线、极间连线和RTD的所在槽号。用干燥压缩空气将定子线槽和上端平面、齿压板处吹净。对线槽进行全面检查,并用压缩空气吹扫干净。检查槽部铁芯无棱角,用胶带将上部齿压板周边所有间隙均封住,防止施工中掉进异物。铁芯线槽内喷半导体漆,漆膜保持均匀且无流淌现象,自然干燥。进行银铜焊机的安装和调试,安装槽底半导体垫条和已检测完好的RTD。在上、下支持环的内侧(靠线棒面)垫上浸透环氧胶的半导体涤纶粘垫,并用绑带固定,保证线棒紧靠槽底且两端均紧靠支持环。检查线棒表面平整,无损伤,清理接头表面,焊接表面平整并呈现金属光泽。

用游标卡尺测量线棒直线部分的厚度,对照其与线槽尺寸的公差。对线棒进行带胶半导体纸包扎后,将线棒吊至所嵌线槽口,上、下端均由人扶好,按线棒标记对准槽口。将线棒缓慢推入槽内,线棒达槽底后,安装层间垫条或带RTD的垫条,装入长度约为槽长、其断面等于线棒的木板(称假线棒),用临时槽楔将其压紧,对下层线棒进行交流耐压试验。耐压试验前对所有RTD和其他非试验线棒必须进行可靠接地。将线棒端部用浸胶的湿绑带分别绑扎在上、下端的支持环上,同时将间隔垫进行绑扎,间隔垫临时固定。对线棒的上下端部进行喷漆,喷漆前将线棒接头和铁芯段用塑料薄膜保护好。

上层线棒安装前检查、清理线棒表面无杂物,待各绑扎带固化后,按嵌下层线棒的方法将上层线棒嵌入,清扫接头焊接面。上层线棒嵌入后,其接头与下层的接头对齐、找平,其偏差符合要求,用临时槽楔固定线棒。在槽内垫入适当厚度的半导体垫条、保护垫条及波纹垫条,嵌入外楔后,将内楔插入并打紧。打紧后的槽楔通风口与铁芯的通风沟对应,槽楔表面不得凸出铁芯内圈表面。检查槽楔紧度,对不符合标准要求的退出重打。打槽楔时,使用专用工具,所使用手锤的材质硬度要低于铁芯片的材质硬度,防止碰伤铁芯。在打上、下端槽楔时,对上、下端线棒端部用2~3mm厚橡皮遮挡铁芯和绝缘(施工人员在操作时戴防护眼镜口罩)。按要求分段对上层线棒进行交流耐压试验,试验时将埋入定子的RTD和其他非试验线棒进行可靠接地。(www.xing528.com)

定子线棒接头焊接执行设备厂家规定的焊接工艺。定子接头焊接前用整形工具将上下层线棒接头整直对正,要求圆周上各接头平齐,无明显的高低不平,接头间距均匀且不扭曲,在整形过程中注意线棒端部不能受力过大,以免损伤线棒绝缘。在端部的上下层线棒间,用湿防火布堵严,防止上部接头焊接时的残余焊料和焊后清理时的金属粉粒进入定子铁芯或线棒间。下端焊接时,将铁芯下端用胶布将防火布粘贴好,再将端部保护防火布上翻覆盖其表面,使焊接时的火焰及烟气不影响铁芯及线棒。

定子接头焊接时复查焊接面清洁度,在焊接面与搭板间插入焊片,并用弹簧夹钳将焊接头夹紧。在线棒绝缘根部的裸铜部位夹上冷却水夹并通水,防止焊接时灼伤端部绝缘。投入银铜焊机,给银铜焊机通水通电,当接头到达焊接温度时,焊缝中焊片开始熔化,此时向焊缝处填补焊料,直至填满焊缝为止。为了确保焊接质量,在刚停电后的短时间内,再向焊缝填补焊料,焊料过多时,在未完全结晶(半熔状态)情况下,将过量的焊料去除,以减少焊接后焊缝清理工作量。切除电源后,继续给冷却夹通水,继续冷却2~3min,再停止通水并卸下冷却夹。焊接时间严格控制,不得过长。定子接头焊接后用放大镜做外观检查,焊缝充满焊料,光洁、平整、无气孔、裂纹,线棒绝缘无烧伤痕迹,接头焊接合格,然后拆除防火布等防护设施,并彻底清理干净。

将过桥连接线对装就位,其安装高度符合设计要求后,整个圆周上过桥连线在同一个水平面,无明显高低差别。过桥连线接头的焊接工艺同普通接头,连线焊好后包扎绝缘。汇流铜环的支架基础,在定子支持环基础焊接时一并焊接。开箱后将汇流环清理分类,并按照排列层次逐一进行实地预装,有与图纸不符处按照要求进行处理。汇流环安装时自下而上逐层安装、固定,清理铜环间接头及引线头接触面的氧化物,按预装标记装配好铜环连接线与铜环的接头,按普通接头的焊接方法将引线接头与汇流环进行焊接。用角磨机和锉刀清除焊缝表面的残余焊料,用铜丝刷、砂布清理焊缝表面的氧化物,对端部绝缘烧伤的,削去后重新包扎。定子绕组全部接头焊接完成后(各分支留一个焊口不能焊),以进行各分支直流电阻的测量。

彻底清理接头端部绝缘及接头氧化膜,除去端口残渣及附着物并用酒精擦洗干净。用绝缘盒实际比量与线棒绝缘的搭接长度,对不符合要求的将线棒加包绝缘,使其符合规定。检查绝缘盒无裂纹无气泡,附件齐全,并将内、外清理干净。绝缘盒套装后整体排列整齐、间隔符合要求,其与线棒根部的绝缘搭接长度符合规定,与接头裸露部分的四周间隙均匀。上端盒底部先用环氧泥封堵,盒内浇筑环氧树脂,环氧树脂搅拌均匀浇灌饱满,无贯穿性气孔和裂纹。对过桥连线和汇流引线接头,如不用绝缘套,则用环氧粉云母带半叠绕包扎,层间刷胶,包扎密实,包扎层数符合设计要求,新老绝缘搭接长度满足要求,且搭接处平滑过渡,外包保护层,安装气隙测量装置测头。

定子绕组施工完毕,对定子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扫、检查。并对定子进行交、直流耐压试验,然后做阶段性验收。将定子吊入机坑安装,穿入基础螺栓,调整定子中心、高程合格后支撑固定。测量定子绕组绝缘电阻值,对不满足要求的对定子绕组进行整体干燥,待定子绕组绝缘电阻值符合要求时停止干燥。试验前将埋入定子的RTD及非试验相可靠接地,用摇表检查定子各相绕组对地绝缘电阻、极化系数,绝缘电阻、极化系数达到规定值后,进行绕组交、直流耐压。直流耐压试验分相进行,一相加压,其余相接地。交流耐压试验也分相进行,一相加压,其余相接地,每相分别逐步升压至标准要求值,停留1min,然后降压,无击穿闪络。升压过程中观察记录线棒端部的起晕电压值。

试验合格后,按厂家工艺要求对定子端部及整体进行喷漆,用干净塑料布或白布覆盖定子上下端予以保护。

(3)转子组装。

转子组装工序流程为:施工准备→转子支架就位调整→转子支架涂漆→转子测圆架安装→转子径向组合键安装→转子磁轭叠装→制动环及挡风板安装→单个磁极试验→磁极挂装→磁极引线安装→转子整体耐压试验→转子清扫喷漆。

在安装间转子工位布置转子组装支墩,在中心体支墩上对称放置四对楔子板并调平。将转子支架运抵厂房,用桥式起重机卸车,清扫转子支架法兰面,用研磨平台检查转子支架中心体法兰面平面度,并对转子支架中心体法兰面进行防锈处理。吊转子支架放置于组装支墩上,调整支架水平度,合格后进行可靠固定。安装调整转子测圆架,检查测圆架跳动及其与转子支架的同心度,符合要求后,测量检查转子支架相关技术数据,如各支臂之间弦距、转子支架立筋板的半径、转子立筋板的垂直度、轮臂挂钩高程、支架法兰面的水平度。转子支架技术数据符合要求后进行转子磁轭叠装。

转子磁轭叠装前在铁片清扫间进行转子冲片清扫检查,转子冲片无油污、无锈蚀和毛刺,并测量每箱冲片分类重量,同时还测量冲片的厚度,并编制磁轭堆叠配重表。在转子磁轭堆积部位布置钢支撑及千斤顶,安装转子磁轭下压板,测量下压板水平度、波浪度及分布半径,并用千斤顶进行调整,合格后用支撑进行牢靠固定。按技术文件要求及转子磁轭配重表进行磁轭堆积,堆积至约30mm高度,安装磁轭冲片临时调整定位销,调整磁轭与下压板同心度及平齐度,用测圆架检查调整叠片圆度,控制转子磁轭的绝对半径。按要求和配重表继续堆叠铁片,堆积至约120mm高度,安装磁轭叠片定位销,全面调整磁轭技术数据,合格后继续叠片至预压紧高度。叠片过程中不断检查、调整转子磁轭的圆度、波浪度、径向内外高度差及磁极鸽尾槽垂直度。安装磁轭压紧工具螺栓套管及压板,第一次压紧完成后撤去螺栓压紧用套管及压板,继续堆叠磁轭铁片至第二段压紧高度后,同上压紧工序压紧第二段铁片。堆叠过程中不断用测圆架测量磁轭半径并随时调整,根据第一次波浪度值,进行转子波浪度校正。整体转子磁轭堆积压紧完成后,重新校核测圆架,检查转子支架及磁轭相关技术数据,如转子支架水平、转子磁轭高度及波浪度、转子磁轭内外圆高差、转子磁轭半径、转子磁轭圆度及磁轭与转子支架的整体偏心、磁极鸽尾槽垂直度、转子支架下法兰面至磁轭中心高差。

重新校核测圆架,检查转子支架及磁轭相关技术数据满足要求后,用磁轭拉刀对磁轭压紧螺栓孔进行冲铣,依次拔出磁轭压紧工具螺栓,安装永久压紧螺栓。螺栓更换及压紧均匀对称进行,更换工作完成后,重新检查,满足要求后进行转子磁极挂装。

以转子支架下法兰为基准,依据磁极铁芯长度及磁轭铁芯中心线高度,调整磁极挡块或顶丝,并进行固定。检查单个磁极的绝缘,测量单个磁极的直流电阻和交流阻抗,并进行交流耐压试验,其结果符合要求后,按照磁极实际重量校核磁极配重。安装后的整体磁极偏重满足要求后,用专用工具挂装磁极,先对称挂装4个磁极,检查磁极中心高程及圆度,合格后依次按编号对称挂装所有磁极,楔紧磁极键。磁极挂装完毕,检查磁极圆度、垂直度,转子的整体偏心、磁极中心的高程及磁极间相对高差,并检查磁极的交流阻抗,满足设计要求后安装转子其他部件。

安装阻尼环、磁极接头及引线,连接时,各部位的绝缘板装配正确。阻尼环连接前,清扫连接片并检查调整其平直度,按规定力矩拧紧连接螺栓,拧紧后可靠锁定,并安装其他附件。安装顶转子托板,托板的周向和径向波浪度符合设计规定,安装转子励磁引线配重块,并进行可靠焊接。全面清扫整体转子,对已装配好的转子励磁回路进行交流耐压试验和其他规定试验,试验结果满足要求,拆除转子组装测圆架,安装转子吊具,对转子进行喷漆。

(4)上机架及推导轴承组装。

清理安装场上机架组装工位,将组装钢支墩均布于中心体及支臂组装部位,调整楔子板水平度,并进行临时固定。上机架中心体运抵厂房后,用桥式起重机卸车,清扫检查中心体与支臂合缝光洁无锈斑、油污。将上机架中心体吊装于中心体支墩上,调整中心体水平度,合格后将支墩楔子板点焊。对称挂装上机架支臂,用支墩及千斤顶调整支臂水平度,依次将上机架中心体及支臂组合成整体。测量各支臂之间弦距、各支臂之间高差及各支臂水平度,满足技术要求后进行支臂焊接。

上机架支臂与中心体焊接前,对焊缝坡口及其两侧表面150~200mm范围内进行清理,清除油污、磨掉油漆,预留焊接收缩缝。焊接时设置百分表监测焊接变形,在施焊过程中,采用锤击等方法,释放焊接应力控制焊接变形。检测焊后几何尺寸,上机架支臂焊接合格后,对所有焊缝进行防腐处理。

上机架组装完成后,复测所有技术数据,在定子安装调整工作结束后,将上机架吊入机坑进行预装。机架预装,主要调整上机架的中心、高程,将上机架的基础板焊接在定子机座上,并按要求钻铰相应的销钉孔,然后将上机架吊出机坑放置在安装间空工位。

上机架与推力轴承预组装前清扫检查推力轴承各零部件,检查上机架上的推力轴承座基础板的平面度符合要求后,安装推力轴承座,并按要求钻铰相应的销钉孔。根据推力轴承的结构,检查测量托瓦与推力瓦的厚度,并对托瓦和推力瓦进行编号,在上机架吊入机坑正式安装后,按相应的编号吊装推力瓦。推力瓦吊装后,吊入镜板,测量推力头套装尺寸能满足要求,套装推力头。安装推力油槽、挡油管,调整其圆度、同轴度,合格后钻铰相应的销钉孔。

上机架油、水、气管路及其他附件安装前,清点、清扫上机架油、水、气管路,进行管路及附件安装焊接。对上机架油、水、气管路焊接缝进行探伤检查,合格后对焊缝进行防腐处理,安装上机架盖板。安装高压油顶起装置油管路、止回阀系统,并进行系统耐压试验,进行外循环系统安装。安装制动装置与滑环,安装上机架与机墩基础埋件。

(5)下机架、下导轴承装配。

下机架整体到货,下机架进场后在安装间进行全面清扫检查。清扫下机架基础板,检查基础板组合面无毛刺、锈斑。利用厂房桥式起重机对称挂装基础板,并用专用扳手拧紧基础螺栓。检查基础板组合面间隙满足要求,然后将下导瓦架进行装配。清扫机坑内下机架安装的基础螺孔,基础混凝土强度已满足安装要求,组装下机架的下盖板及附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