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配电自动化系统验收的三种形式及审查流程

配电自动化系统验收的三种形式及审查流程

时间:2023-06-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配电自动化系统验收分为三种形式,即工厂验收、现场验收、实用化验收,在时序上对同一配电自动化项目依次进行。实用化验收应以2年为周期进行复查。验收工作组在验收开始前,必须严格审查验收大纲。在验收过程中,验收工作组必须严格按照验收大纲和验收流程进行该阶段的验收工作,并在验收测试工作结束后完成验收报告的编制、上报和审批工作。

配电自动化系统验收的三种形式及审查流程

配电自动化是配电网智能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为规范供电企业配电自动化建设工作,保障配电自动化项目顺利实施和有序推进,确保配电自动化系统在配网生产运行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各配电自动化项目需经上级单位组织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展下一步工作。

配电自动化系统验收分为三种形式,即工厂验收、现场验收、实用化验收,在时序上对同一配电自动化项目依次进行。

1.工厂验收

工厂验收(Factory Acceptance Test,FAT)指配电主站、配电子站/终端、配电通信通道出厂前由验收方组织的验收检验,其目的是检验系统或设备的功能和性能在工厂模拟测试环境下是否满足验收方项目技术合同、联络会纪要、相关技术规范等技术文件的具体要求。

2.现场验收

现场验收(Site Acceptance Test,SAT)指配电自动化系统或设备在现场安装调试完成,并达到现场试运行条件后在投入试运行前进行的验收检验,工作内容为检验配电主站、配电子站/终端、配电通信通道在现场验收环境中的功能和性能,其目的是检验系统或设备是否满足验收方项目技术合同、联络会纪要、相关技术规范等技术文件的具体要求和实际运行的需要。

3.实用化验收(www.xing528.com)

实用化验收(Utilization Acceptance Test,UAT)指配电自动化系统在通过现场验收并试运行期满后,由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考核验收,其目的是整体上考核配电自动化系统是否满足实际生产运行要求。实用化验收应以2年为周期进行复查。

负责配电自动化系统项目各阶段验收组织工作的单位在验收条件具备后,及时组织成立相应的验收工作组(包括系统测试组和资料审查组),立即启动该阶段验收流程。验收工作组在验收开始前,必须严格审查验收大纲。验收大纲经审批通过后,进入验收流程。在验收过程中,验收工作组必须严格按照验收大纲和验收流程进行该阶段的验收工作,并在验收测试工作结束后完成验收报告编制、上报和审批工作。

验收中常用到的几个术语定义如下:

1)差异(Difference)指验收测试过程中发现的已实现的各项功能及性能、相关软硬件设备与合同技术文件或相关技术规范所规定的具体条款之间存在的不相符合的项目以及新提出的技术要求。

2)缺陷(Defect)指在验收测试中不满足合同技术文件或技术标准规定的基本功能和主要性能指标,且影响系统正常运行和功能使用的问题。

3)偏差(Deviation)指在验收测试中不满足合同技术文件或技术标准规定的具体功能和性能指标,但不影响系统稳定运行且可通过简易修改补充得以纠正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