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使用者评价:如何提高产品满意度?

使用者评价:如何提高产品满意度?

时间:2023-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3.4.3旅行费用法旅行费用法又叫费用支出法,一般用于评价生态服务价值,生态服务与其他产品不同,消费者享受生态服务功能的过程中,往往不需要负担任何费用或者只需负担很少的费用,这样就很难客观评价生态服务的价值。

使用者评价:如何提高产品满意度?

这里的使用者不是特指人,而是一切需求对象,例如某一生产过程。从使用者需求出发,评价物品对使用者生存发展的作用,反映的是对使用者的效用,即使用价值。使用者评价是一种完全主观性的评价,随着时间、空间的不同,物品对使用者的效用发生变化;同时,同样的物品对不同的个体的效用也会有所差别。因此,对使用者的选择不能局限在某一个范围,应当具有广泛性,最大程度的反映使用者的普遍情况。评价使用价值可以采用条件价值估计法、残值法、旅行费用法和享乐价格法等方法。

1.3.4.1 条件价值估计法

条件价值法也称调查评价法、支付意愿调查法,通过对消费者直接调查,了解消费者对某种物品或服务的支付意愿,或者通过他们对物品或服务数量选择的愿望来评价对象对使用者的效用价值。条件价值法的基本理论依据是效用价值论和消费者剩余理论,依据个人需求曲线理论和消费者剩余理论,运用消费者的支付意愿或者接受赔偿的愿望来评价物品或服务的使用价值。

1.3.4.2 残值法

残值法是物品作为中间投入的价值评估技术,其基本思想是一个收益最大化的企业投入单位产品所获得的净收入刚好等于获得产品的边际成本。残值法假定除了评价的产品外,其他产品价格都是在完全竞争市场下形成的,那么全部生产的价值正好等于所有投入的机会成本。(www.xing528.com)

1.3.4.3 旅行费用法

旅行费用法又叫费用支出法,一般用于评价生态服务价值,生态服务与其他产品不同,消费者享受生态服务功能的过程中,往往不需要负担任何费用或者只需负担很少的费用,这样就很难客观评价生态服务的价值。虽然消费者享受生态服务的过程支付的费用很少,但是为了享受这项服务还是需要付出代价,主要表现在往返交通费、时间费用以及其他相关费用,可以通过综合考量这些费用来确定生态服务的价值。目前旅行费用法主要有三种模型,分别是分区模型、个体模型和随机效用模型。

1.3.4.4 享乐价格法

与旅行费用法类似,享乐价格法也是从人的主观角度来评价生态服务价值。享乐价格法又称内涵定价法或资产定价法,是一种利用生态系统变化对某些产品或生产要素价格的影响,评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任何产品的价值都与其本身特性和周围环境的状况有关,周围环境的变化会给产品的价格带来影响,享乐价格法就是利用产品的价格扣除生态要素之外因素的价格来评价生态服务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