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发酵工业培养基优化技巧

发酵工业培养基优化技巧

时间:2023-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正交设计及实验减少实验次数,确定培养基组分浓度和影响情况,从而优化酵母菌发酵培养基。表3-17 实验因素与水平 单位:%表3-18 正交实验表2. 培养基配制如表3-18所示配制9组培养基于250mL锥形瓶中,每瓶60mL,于121℃下灭菌30min,冷却。(20分)液体培养基的配制。(30分)菌体浓度的比浊法测定。

发酵工业培养基优化技巧

一、任务目标

(1)熟悉正交实验方案设计优化发酵培养基的方法。

(2)掌握发酵液菌体浓度的测定方法。

二、操作原理

采用摇瓶、玻璃瓶等小型仪器,对碳、氮、无机盐和前体等进行酵母菌发酵的单因素实验,本实验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 [L9(34)]进行正交实验设计。通过正交设计及实验减少实验次数,确定培养基组分浓度和影响情况,从而优化酵母菌发酵培养基。

酵母生物量采用比浊法借助分光光度计测定细胞悬液的光密度表示。

三、材料器具

1. 实验材料及药品

酵母,葡萄糖蔗糖,酵母膏,KH2PO4

2. 主要仪器设备

恒温振荡培养箱,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锅电子天平电炉

四、任务实施

1. 实验方案设计

根据培养基配方,设计实验因素和水平(表3-17),设计正交表(表3-18)。

表3-17 实验因素与水平 单位:%(www.xing528.com)

表3-18 正交实验表

2. 培养基配制

如表3-18所示配制9组培养基于250mL锥形瓶中,每瓶60mL,于121℃下灭菌30min,冷却。

3. 接种培养

冷却后接种(接种量为5%),置于振荡培养箱培养(30℃,180r/min)。

五、结果分析

将不同时间的培养液摇均匀后于560nm波长、1cm比色皿中测定OD值,用未接种的培养基作空白对照,并将OD值填入表中,最终确定最佳培养基的组成及培养时间。

六、考核内容与评分标准

(1)正交实验方案设计。(20分)

(2)液体培养基的配制。(30分)

(3)接种、摇床培养操作。(30分)

(4)菌体浓度的比浊法测定。(20分)

项目拓展(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