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引信抗干扰基本原则探析

引信抗干扰基本原则探析

时间:2023-06-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的引信抗干扰措施多数属于一次选择,但随着电子战的发展,二次选择措施及更综合的抗干扰措施将得到迅速发展。空间选择还包括距离选择,引信的距离截止特性则是空间抗干扰的重要内容。幅度选择是以接收到的有用信号与干扰信号强度不同为基础的,如门限电路能抑制低于门限的噪声,大信号闭锁电路能抑制大幅度脉冲信号的干扰等。信号结构选择是以有用信号与干扰信号的结构不同为基础的。

引信抗干扰基本原则探析

在干扰条件下提取有用信息,实际上就是在含有各种信息的信号中“选择”有用信号的过程。抗干扰技术措施就是各种“选择”的方式和方法。根据对信号选择的深入程度,大致分为“一次选择”和“二次选择”。所谓一次选择是指通过引信系统各环节使有用信号从干扰信号中“选”出来;而二次选择是指从对应的信号中检测出信号的有关参数,包括自适应和全面利用信息等内容。目前的引信抗干扰措施多数属于一次选择,但随着电子战的发展,二次选择措施及更综合的抗干扰措施将得到迅速发展。

一、一次选择

从引信各个环节中提取有用信号的方法,主要指空间、极化、频率、相位、时间、幅度、信号结构以及某几种方式的综合选择。

空间选择是由天线或天线阵及其控制电路实现的。如设计窄波束天线和调低天线副瓣电平就是常见的措施,这种选择方式对付多点干扰或定位干扰是有效的。由于副瓣存在的不可避免又发展了副瓣对消等技术。空间选择还包括距离选择,引信的距离截止特性则是空间抗干扰的重要内容。

极化选择是以接收引信信号与接收干扰信号的极化不同为基础的,用它来对付环境干扰和人为干扰。

频率选择是以有用信号与干扰信号的频谱不同为基础的,包括新频段开发、跳频、载频有意偏散、频率分集技术等,是引信抗干扰的重要研究领域

相位选择是以接收的有用信号与干扰信号的相频特性之间的差别为基础的,一般靠相位自动频率控制系统来实现。(www.xing528.com)

时间选择是以尽量靠近目标才使引信通电进入正常工作为主要方法来实现的,造成敌方难于侦察或侦察到也来不及实施干扰。近目标接电可以是发射前人工或自动装定,也可以由制导系统给出指令,还可以是遥控装定。对于脉冲调制的引信还可以利用脉冲信号与干扰信号,在持续期间、出现的时间和脉冲重复频率等方面的差别进行分离来实现抗干扰。

幅度选择是以接收到的有用信号与干扰信号强度不同为基础的,如门限电路能抑制低于门限的噪声,大信号闭锁电路能抑制大幅度脉冲信号的干扰等。

信号结构选择是以有用信号与干扰信号的结构不同为基础的。有用信号的结构决定于所采取的调制类型,例如随机线性调频体制,不仅解决了测距模糊,而且提高了抗干扰能力。

二、二次选择

这种选择主要是检测对应信号的参数,这些参数多是在引信发射信号时编码过程中形成的。二次选择也有频率、相位、时间和信号结构等形式。二次选择的主要内容是信息的编码和解码,这种过程所涉及的相位、时间和幅度选择,基本上不涉及载波,因此不属于提取载波信号的一次选择,而是更加深化的二次选择。

连续波多普勒引信中对多普勒信号特征量的选择有的也属于二次选择。例如信号增幅速率选择,虽不是发射机有意设计的调制参量,但它是检波后信号结构的必然因素,利用这种速率的差异可以进行抗干扰。同样,对多普勒频率的变化率进行选择也属于信号结构的二次选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