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诊断方案的制定程序及流程

诊断方案的制定程序及流程

时间:2023-06-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3-38诊断方案的制定程序系统诊断方案应根据系统的使用要求、系统的特性、维修和测试性要求等提出,并构成故障诊断分系统,以便通过费用分析确定最佳测试方案。在分析各候选诊断方案的研制生产费用不超过规定限额的条件下,尽可能准确地分析预计各候选方案的故障检测与隔离能力,选用其中诊断能力最大者为最佳诊断方案。因此,按此原则优选诊断方案比较困难。

诊断方案的制定程序及流程

为了对系统和设备进行故障诊断,可以采用各种测试方法,如BIT(自检测)和外部自动测试、人工测试等。机内测试可以用硬件和(或)软件实现,外部自动测试可用专用测试设备或ATE,人工测试则要用测试流程图或手册,以及简单、通用的检测设备。诊断方案就是指对系统和设备进行故障诊断的总体设想,包括诊断的范围、对象,使用的方法,诊断能力等。在测试性设计中要通过权衡分析,选出满足测试性要求而且费用低的诊断方案。

诊断方案的制定程序如图3-38所示。

图3-38 诊断方案的制定程序

系统诊断方案应根据系统的使用要求、系统的特性、维修和测试性要求等提出,并构成故障诊断分系统(FDS),以便通过费用分析确定最佳测试方案。

确定诊断方案的依据如表3-29所示。

表3-29 确定诊断方案的依据

可以通过定性的权衡分析和(或)定量的权衡分析,选取所需要的测试方法及相应的要素(实现手段)构成具体系统或设备的候选诊断方案。定性权衡分析如表3-30所示。(www.xing528.com)

表3-30 定性权衡分析

根据系统和设备的需要,首先通过对各测试方法及其组成要素进行权衡、比较分析,选出本系统备用的初步诊断方案,并估计其故障检测与隔离能力,如果能满足要求,则可作为候选方案之一。一般应确定出多个候选方案,以便选出最佳诊断方案。

最佳诊断方案的选择,应在各候选方案的费用分析之后进行。选择最佳诊断方案,一般可以根据3项原则进行,即费用最少、诊断能力最大和效费比最佳。

(1)费用最少方案。在各候选方案的故障诊断能力满足要求的条件下,计算各个候选方案构成的FDS的有关研制和使用费用,其中费用最少的就是可用的最佳诊断方案。按此原则优选诊断方案需要有关被测系统设计、生产费用和维修工时费用数据,以及生产数量和使用年限等数据。

(2)诊断能力最大方案。在分析各候选诊断方案的研制生产费用不超过规定限额的条件下,尽可能准确地分析预计各候选方案的故障检测与隔离能力,选用其中诊断能力最大者为最佳诊断方案。在初步设计阶段确定诊断方案时,候选方案不可能很详细完整,很难准确估计其诊断能力。因此,按此原则优选诊断方案比较困难。

(3)效费比最佳方案。用候选方案的诊断能力估计值代表候选方案的效能(暂且忽略故障检测和隔离时间等因素),用候选方案效能和候选方案费用的比值作为优选指标,选用该比值最大者为最佳诊断方案。按此原则优选诊断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淡化诊断能力估计和费用估计不准确带来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