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效晶闸管整流电路设计

高效晶闸管整流电路设计

时间:2023-06-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晶闸管的典型应用是构成晶闸管整流电路,常用的有单相桥式整流线路和三相桥式整流线路。晶闸管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在大电感负载时若不接续流二极管,可能会发生失控现象。友情提示单相桥式晶闸管整流电路多用于小型电动机的无级调速系统。要使导通的晶闸管关断,只有设法使阳极电流IA小于维持电流IH,才能使晶闸管关断。

高效晶闸管整流电路设计

晶闸管的典型应用是构成晶闸管整流电路,常用的有单相桥式整流线路和三相桥式整流线路。

1.晶闸管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电路简介

晶闸管单相桥式整流电路主要由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单向晶闸管及负载Rd构成,如图5-25所示。它包括阻性负载和大电感负载两种应用情况。

晶闸管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在大电感负载时若不接续流二极管,可能会发生失控现象。消除失控现象的措施是并接续流二极管,如图5-25b所示。当接上续流二极管后,当u2电压降到0时,负载电流经续流二极管续流,整流桥输出端只有不到1V的压降,迫使晶闸管与二极管串联电路中的电流降到晶闸管的维持电流以下,使晶闸管关断,这样就不会出现失控现象。

友情提示

单相桥式晶闸管整流电路多用于小型电动机的无级调速系统。由于电动机为感性负载,在电压过零时电流不为零,使得晶闸管难以关断,这可由在电动机绕组两端接一个续流二极管来解决,而直流输出端不可接滤波电容。

2.晶闸管三相桥式整流电路(带电阻负载)

电路简介

由于三相全波整流是不稳压的,因此采用晶闸管代替了二极管整流器。晶闸管整流器在其门极没有触发信号加上时,只要其阳极和阴极之间的正向电压不大到将管子击穿,那么它就不导通。

978-7-111-45209-6-Chapter05-35.jpg

978-7-111-45209-6-Chapter05-36.jpg

图5-25 晶闸管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晶闸管三相桥式整流电路带电阻负载如图5-26所示,它有六个晶闸管,VT1、VT3、VT5接成共阴极形式;VT2、VT4、VT6接成共阳极形式。

978-7-111-45209-6-Chapter05-37.jpg

图5-26 三相桥式整流电路带电阻负载

电路原理

(1)每个时刻均需两个不同组的晶闸管同时导通,形成向负载供电的回路,其中一个晶闸管是共阴组的,另一个是共阳极组的,且不能为同一相的晶闸管。

(2)由于共阴极的晶闸管是在正半周触发,共阳极组是在负半周触发,因此接在同一相的两个晶闸管的触发脉冲的相位应该相差180°。

三相桥式整流电路就是两组三相半波整流电路的串联,所以与三相半波整流电路一样,对于共阴极组触发脉冲的要求是保证晶闸管依次导通,因此它们的触发脉冲之间的相位差应为120°。

对触发脉冲的要求:6个晶闸管的触发脉冲(相位依次差60°)分别触发晶闸管VT1→VT2→VT3→VT4→VT5→VT6;共阴极组VT1、VT3、VT5的触发脉冲依次相差120°,共阳极组VT2、VT4、VT6的触发脉冲也依次差120°,同一相的上下两个桥臂,即VT1与VT4,VT3与VT6,VT5与VT2脉冲相差180°。

(3)全控桥触发脉冲类型有以下两种:

宽脉冲触发——使脉冲宽度大于60°(一般取80°~100°)。

双脉冲触发——(常采用)用两个窄脉冲代替宽脉冲,两个窄脉冲的前沿相差60°,脉宽一般为20°~30°。

(4)带电阻负载时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α的移相范围是120°。(www.xing528.com)

(5)晶闸管承受的最大正、反向电压为UTM=6U2

(6)由于是电阻性负载,负载电流波形与负载电压波形相同。

友情提示

三相桥式整流电路的整流电压在一个周期内脉动6次,脉动频率为6×50Hz=300Hz,比三相半波整流时大一倍。

3.晶闸管三相桥式整流电路(带大电感负载)

电路简介

带大电感负载的三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如图5-27所示。图中,变压器一次侧为三角形联结,二次侧为星形联结。晶闸管按VT1~VT6的顺序导通,为电动机等电感负载提供持续的直流电压。

978-7-111-45209-6-Chapter05-38.jpg

图5-27 晶闸管三相桥式整流电路带大电感负载

电路原理

(1)在0°≤α≤90°范围内负载,电流连续,负载上承受的是线电压;而线电压超前于相电压30°。

(2)在三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中,晶闸管换流只在本组内进行,每隔120°换流一次,即在电流连续的情况下,每个晶闸管的导通角θT=120°。

(3)当整流变压器采用星形联结,带电感性负载时,变压器二次电流波形为正负半周各宽120°、前沿相差180°的矩形波。

(4)晶闸管承受的最大电压为978-7-111-45209-6-Chapter05-39.jpg

知识窗

电力晶闸管的工作原理:

电力晶闸管是由四层半导体构成的,它由单晶硅薄片P1、N1、P2、N2四层半导体材料叠成,形成三个PN结。晶闸管是四层三结三端结构,其内部结构和等效电路如图5-28所示。

978-7-111-45209-6-Chapter05-40.jpg

图5-28 晶闸管的内部结构和等效电路

电力晶闸管具有可控单向导电性,其导通条件为阳极正偏且门极加正向触发电流。

(1)导通。电力晶闸管阳极施加正向电压时,若给门极G也加正向电压Ug,门极电流Ig晶体管V2放大后成为集电极电流Ic2Ic2又是晶体管V1的基极电流,放大后的集电极电流Ic1进一步使Ig增大且又作为V2的基极电流流入。重复上述正反馈过程,两个晶体管V1、V2都快速进入深度饱和状态,使晶闸管阳极A与阴极K之间导通。此时若撤除Ug,V1、V2内部电流仍维持原来的方向。因此只要满足阳极正偏的条件,晶闸管就一直导通。

(2)阻断。当晶闸管A、K间虽承受正向电压,而门极电流Ig=0时,上述V1和V2之间的正反馈不能建立起来,晶闸管A、K间只有很小的正向漏电流,它处于正向阻断状态。

由此可见,晶闸管导通条件是阳极正偏,同时门极也要正偏。晶闸管一旦导通后,门极失去了控制作用,因此门极所加的触发电压一般为脉冲电压。门极触发电流通常只有几十毫安到几百毫安,而晶闸管导通后,可以通过几百、几千安的电流。要使导通的晶闸管关断,只有设法使阳极电流IA小于维持电流IH,才能使晶闸管关断。如果给晶闸管阳极加反向电压,无论有无门极电压Ug,晶闸管都不能导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