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格特性及其多维性

人格特性及其多维性

时间:2023-06-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格特性是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在这种过程中,个体通过掌握既有的人类本质力量,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的认知、情感、行为诸方面的人格特性,达到并且超越人类发展的既有水准。但人格特征的基本属性却是众多心理学家公认的。人格的特性具有复杂性和多维性,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五种。由于人格结构组合的多样性,构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个体差异性。

人格特性及其多维性

人格特性是指个体之间的差异,是人的多种心理特点的一种独特的结合,构成了一个人心理面貌的独特性,说明了心理面貌的个体差异。人格特性是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人不是被动地去适应环境,因为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环境会对人产生影响,人也能够有目标有意识地反作用于环境,并在改造自身的同时,创造着活动的产物。在这种过程中,个体通过掌握既有的人类本质力量,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的认知、情感、行为诸方面的人格特性,达到并且超越人类发展的既有水准。

人格发展过程是人类个体为了满足自身生存发展需要而与外部生活环境,包括物质现象、社会关系、意识形态所蕴含的人类本质力量相互接触、相互作用的人格活动过程。人类接触到社会生活条件中所蕴含的人类本质力量,并与之相作用、相接触才可以得以发展。一切人格特性都是在相应的人格活动中并且经由这样的活动过程而形成和发展的,即人类个体必须经过相应的人格活动过程才能形成完整的人格特性。

人格的内涵非常复杂,定义也多种多样。但人格特征的基本属性却是众多心理学家公认的。人格的特性具有复杂性和多维性,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五种。

(一)整体性和个体性

整体性和个体性是指一个人表现在行为模式中的心理特性的整合体,是一种心理组织,构建成一个人内在的心理特征结构。它不能被直接观察,但却经常体现在人的行为之中,使个体表现出带有个人整体倾向的精神风貌。由于人格结构组合的多样性,构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尽管不同人会有某些相同的个别特征,但他们的整体人格不会是完全相同的。

(二)稳定性和可塑性

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具有跨时间的连续性和跨情景的一致性。由许多个性特征组成的人格结构是相对稳定的,这种稳定性具有跨时空的性质,即个体人格在各种情境刺激作用上及产生个体行为上具有广泛的一致性。但是这种稳定性不是一成不变的、刻板的,而是具有可塑性的、发展的。人格是在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又在这个过程中发生变化。成年人的人格比较稳定,但自我调节对人格的改变会起重要作用。而儿童的人格还不稳定,受环境影响较大。(www.xing528.com)

(三)统一性与多样性

统一性是指人格是内在的有机统一体。在现实生活中,一般情况下,人们总能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合理定位,及时调整自己内部心理世界中出现的相互矛盾的心理冲突,使个体的动机和行为长期保持和谐一致。但是统一性并不意味着不允许矛盾性的存在,在一个人身上理性与感性是可以并存的,一个人处于不同的社会角色时,也会表现出不同的人格特质,存在着多样性。

(四)生物性与社会性

人是具有社会性的生物。因此,在探讨人格的本性时就必须考虑人的生物性和社会性。人的自然的生物特性不能预定人格的发展方向,然而它却构成了人格形成的基础,影响着人格发展的途径和方向及人格形成的难易程度。人格是以个体的生理特点为基础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在极大程度上受社会文化、教育教养内容和方式的塑造。在人格形成的过程中,既不能排除社会因素,也不能排除生物因素,它们二者相互作用。

(五)独特性与共同性

独特性是指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独特性并不说明人与人之间在人格上毫无共同点,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又不同程度地体现着共性。心理的独特性和共同性在人格中具有统一性,并体现在以下两种方面:一方面,某一群体共有的心理特点总是通过群体内的成员个体体现出来,它制约着个体的独特性,尽管每个个体都有其各自的特点,但群体并未失去本群体的一致风格。另一方面,人类所具有的某些共同的心理活动规律会表现在不同的个体身上,如人们观察事物时,有的人表现得比较认真,有的人表现得比较马虎。因此,这种差异性也含有人类共有的观察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