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风电场工程:风能资源评估的步骤

风电场工程:风能资源评估的步骤

时间:2023-06-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某一拟建风电场进行风能资源评估,为风电场建设项目前期所必须进行的重要工作。测风塔应尽量设立在能代表并反映风电场风能资源的位置。

风电场工程:风能资源评估的步骤

对某一拟建风电场进行风能资源评估,为风电场建设项目前期所必须进行的重要工作。风能资源评估分如下几个阶段:

1.数据收集、整理分析

从地方各级气象台、气象站及有关部门收集有关气象、地理地质数据资料,对其进行分类和归类,从中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完整资料。能反映某地风的多年(10年以上,最好30年以上)平均值和极值,如平均风速和极端风速,平均和极端(最低和最高)气温,平均气压,雷暴日数以及地形地貌等。

2.风能资源普查分区

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进一步分析,按标准划分风能区域及风功率密度等级,初步确定风能可利用区。

3.风电场宏观选址

风电场宏观选址遵循的原则一般是,应根据风能资源调查与分区的结果,选择最有利的场址,以求增加风电机组的出力,提高供电的经济性、稳定性和可靠性;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因素对风能利用、风电机组使用寿命和安全的影响;全方位考虑场址所在地对电力的需求及交通、电网、土地使用、环境等因素。

4.确定风电场场址

根据风能普查结果,初步确定几个风能可利用区,分别对其风能资源进一步分析,对地形地貌、地质、交通、电网及其他外部条件进行评价,并对风能可利用区进行相关比较,从而选出并确定最适合的风电场址。这一般通过利用收集到的该区气象台、气象站的测风数据和地理地质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到现场询问当地居民、考察地形地貌特征,如长期受风吹而变形的植物、风蚀地貌等手段来进行定性,从而确定风电场场址。

5.风电场风况观测 (www.xing528.com)

气象台、气象站提供的数据只是反映较大区域内的风气候,而且,数据由于仪器本身精度等问题,不能完全满足风电场精确选址及风电机组微观选址的要求。因此,为正确评价已确定风电场的风能资源情况,取得具有代表性的风速风向资料,了解不同高度处风速风向变化特点,以及地形地貌对风的影响,有必要对现场进行实地测风,为风电场的选址及风电机组微观选址提供最准确有效的数据。

现场测风应连续进行,时间至少1年以上,有效数据不得少于90%。内容包括风速、风向的统计值和温度、气压。这通过在场区设立单个或多个测风塔进行。塔的数量依地形和项目的规模而定。

6.测风塔安装

为进行精确的风电机组微观选址,现场所安装测风塔的数量一般不能少于2座。若条件许可,对于地形相对复杂的地区应增至4~8座。测风塔应尽量设立在能代表并反映风电场风能资源的位置。测风应在空旷地进行,尽量远离高大树木和建筑物。在选择位置时应充分考虑地形和障碍物影响。如果测风塔必须位于障碍物附近,则在盛行风向的下风向与障碍物的水平距离不应少于该障碍物高度的10倍处安置,如果测风塔必须设立在树木密集的地方,则至少应高出树木顶端10m。

为确定风速随高度的变化(风剪切效应),得到不同高度风速可靠的风速值,一座测风塔上应安装多层测风仪。一般测风塔上测风仪数量可根据上述目的及地形确定。每个风电场场址只需安装一套气压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来测量气温和气压。测风设备的安装和管理应严格按气象站测量标准进行。对地形比较平坦的大型风电场,一般在场址中央选择有代表性的点安装1个70m高测风塔。在测风塔70m和40m高度分别安装风向标测量风向,在10m、25m、40m、50m、60m和70m分别安装风速仪测量风速,在3m高度附近安装气压计和温度计测量气压和气温。另外,在70m塔周围应再安装3~4个40m高测风塔,在40m测风塔的40m和25m高度分别安装风向标测量风向,在10m、25m和40m高度分别安装风速仪测量风速。

一般来说,测风方案依选址的目的而不同,若是要求在选定区域内确定风电场场址,则可以采用临时方案,装一个或几个单层安装测风仪的临时塔。该塔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移动的;若测风的目的是要对风电场进行长期风况测量及对风电场风电机组进行产量预算,则应采用设立多层测风塔测量有关数据。

7.风电场风电机组微观选址

场址确定后,根据地形地质情况、外部因素和现场实测风能资源分析结果,在场区内对风电机组进行定位排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