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绕线式转子绕组及其形式分类

绕线式转子绕组及其形式分类

时间:2023-06-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绕线式转子绕组是将电磁线绕制成线圈后,按一定规律嵌放在转子槽内,出线端接在三个集电环上,经过电刷和集电环的接触引出。绕线式转子绕组形式可分为两类。绕组的排列、绕制和嵌放方法与同一形式的定子绕组相似。容量较大的三相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转子绕组一般采用波形绕组。

绕线式转子绕组及其形式分类

和笼型异步电动机比较,绕线转子电动机虽然结构复杂,但大大改善了电动机的起动性能和调速性能,所以它在较大功率的电动机和要求起动性能高的电动机中应用较多。

绕线式转子绕组是将电磁(圆或扁形)线绕制成线圈后,按一定规律嵌放在转子槽内,出线端接在三个集电环上,经过电刷和集电环的接触引出。绕组经绑扎和浸漆处理后固定在转子铁心内。如图4-40所示。

978-7-111-31815-6-Chapter04-146.jpg

图4-40 绕线式转子结构

表4-21 笼型异步电动机定子、转子槽数配合的推荐值

978-7-111-31815-6-Chapter04-147.jpg

(续)

978-7-111-31815-6-Chapter04-148.jpg

注:带小括号者为非优配合,带中括号者为慎用。

绕组在转子铁心槽内的嵌放主要有以下要求:

1)和三相定子绕组相似,转子上嵌放的三相绕组也要求对称(绕组大小、形状、匝数等三相完全一样,在空间圆周上互差120°电度角)。

2)三相转子绕组形成的磁极数必须和配套的定子磁极数相同。

3)三相绕组在转子圆周上力求分布均匀,满足机械上的动平衡,对转速较高的电动机,这方面要求更严格。

4)三相绕组不仅要满足电磁对称平衡(互差120°电度角)的要求,它们的首端(或尾端)的位置也要尽可能均匀分布于转子圆周上(满足机械对称平衡)。

绕线式转子绕组形式可分为两类。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转子绕组常用双层叠式或单层链式,个别采用同心式。绕组的排列、绕制和嵌放方法与同一形式的定子绕组相似。容量较大的三相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转子绕组一般采用波形绕组。转子绕组通常接成978-7-111-31815-6-Chapter04-149.jpg形,三个端点分别接至三个集电环上。

1.转子单层链式绕组结构

这种绕组形式的突出优点是:在转子圆周排列均匀,动平衡较好。绕组的嵌放排列和同一形式的定子绕组相同。主要区别在于出线端(各相首尾端)位置在圆周上力求互差120°机械角度,便于和集电环相连,且保持机械上平衡。

【例4-16】Q=362p=6的小型电动机转子,采用单层链式绕组。其绕组展开图如图4-41所示,端视图如图4-42所示。

嵌绕工艺要点:

1)取线圈节距y=5(1—6),绕制18个相同的极相组,每个极相组含一个线圈。

2)采用交叠法,嵌放1槽,退空1槽,再嵌1槽,吊2个边。嵌放顺序见表4-22,或者先嵌完底边再嵌放浮边。

978-7-111-31815-6-Chapter04-150.jpg

图4-41 绕线式转子链式绕组展开图

978-7-111-31815-6-Chapter04-151.jpg

图4-42 转子链式绕组端视图

表4-22 交叠法6极36槽单层链式转子绕组嵌放顺序

978-7-111-31815-6-Chapter04-152.jpg

3)取出线端,若K1从第1槽出,L1将从29槽出,M1将从21槽出,各相极相组仍为“首—首”,“尾—尾”相串联。

2.转子波形绕组

波形绕组是将同一相的线圈在转子槽的嵌放连接后,从外形上看好像波浪一样,故而得名。波形绕组应用最广泛的是每个槽里有两根铜条(矩形电磁线)的单匝双层形式。如图4-43所示。

978-7-111-31815-6-Chapter04-153.jpg

图4-43 波形绕组

a)波绕组排列情况 b)单匝双层形式

双层波形绕组的排列特点是:

1)每相两个回路,且两回路的绕向相反,两回路采用串联连接。早期生产的老式电动机是在底层铜条上用导线将两回路连接起来,且三相绕组的六个出线头是放在转子的同一个端部,位置较挤,称甲类波形绕组。乙类波形绕组是改进后的接线方法,是通过某个槽内的单根铜条(该槽只放一根铜条)将两个回路连接起来,这样使三相绕组的三个首端和三个尾端分别位于转子的两端,且每相的首、尾端在同一个槽内。

绕组回路沿转子圆周绕行的周数见表4-23。

2)绕组的节距。波形绕组的正常节距有y1y2及合成节距y=y1+y2,图4-39所示。除此外,每一回路当绕行一周过渡到下周时,绕组节距必须少一槽,这个节距称过渡短节距y1。波形绕组的节距见表4-24。

表4-23 绕组沿转子圆周绕行的周数

978-7-111-31815-6-Chapter04-154.jpg

表4-24 转子波形绕组的节距

978-7-111-31815-6-Chapter04-155.jpg

3)三相首端和尾端的位置。三相波形绕组首尾端的位置,既要使三相绕组在空间互差120°(电磁对称平衡),又要尽可能均匀的分布于转子圆周上(机械平衡),除978-7-111-31815-6-Chapter04-156.jpg=整数(例如6极和12极等)的电动机以外,其余电动机转子上均可获得电磁和机械上的对称平衡。转子三相波形绕组的首尾端见表4-25。

【例4-17】 三相4极转子36槽波形绕组的排列。

甲类绕组排列:(www.xing528.com)

每极每相槽数:

978-7-111-31815-6-Chapter04-157.jpg

每相沿转子圆周绕行周数:2q=6,第一、第二回路各绕行了3周。

表4-25 转子波绕组首尾端位置(槽号)

978-7-111-31815-6-Chapter04-158.jpg

(续)

978-7-111-31815-6-Chapter04-159.jpg

注:表中Q为转子槽数;q为转子每极每相槽数。

正常节距:978-7-111-31815-6-Chapter04-160.jpg

过渡节距:y1=y1-1=9-1=8槽首端位置(槽号),由表4-24查得,若:K1=1,则

978-7-111-31815-6-Chapter04-161.jpg

尾端位置(槽号):

K2=K1+y1=1+9=10

L2=L1+y1=25+9=34

M2=M1+y1=13+9=22排列表见表4-26

表4-26 三相4极36槽甲类波绕组排列表

978-7-111-31815-6-Chapter04-162.jpg

绕组展开图(一相)见图4-44及绕组端面布线接线图见图4-45。图4-46所示为绕组嵌放时的摆置图。

978-7-111-31815-6-Chapter04-163.jpg

图4-44 三相36槽4极波绕组一相展开图(甲类)

978-7-111-31815-6-Chapter04-164.jpg

图4-45 三相4极36槽甲类波绕组端面布线接线图

978-7-111-31815-6-Chapter04-165.jpg

图4-46 绕组嵌放摆置图

a)上层摆置图 b)下层摆置图

乙类绕组排列:

每极每相槽数:978-7-111-31815-6-Chapter04-166.jpg

每相沿转子圆周绕行周数:2q=6,第一、第二回路各绕行3周。

正常节距:978-7-111-31815-6-Chapter04-167.jpg

过渡节距:y1=y1-1=9-1=8槽首端位置(槽号),根据表4-25查得,若:K1=1,则

978-7-111-31815-6-Chapter04-168.jpg

尾端位置与首端在同一槽内。排列表,见表4-27

表4-27 三相4极36槽乙类波形绕组排列表

978-7-111-31815-6-Chapter04-169.jpg

绕组展开图如图4-47所示(一相),绕组端视图如图4-48所示,图4-49所示为该绕组嵌放时的摆置图。

978-7-111-31815-6-Chapter04-170.jpg

图4-47 三相4极36槽乙类波绕组展开图(一相)

978-7-111-31815-6-Chapter04-171.jpg

图4-48 三相4极36槽乙类波绕组端视图

978-7-111-31815-6-Chapter04-172.jpg

图4-49 三相4极36槽乙类波绕组上、下层摆置图

a)上层摆置图 b)下层摆置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