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胶质线压接不规范导致断路器合闸控制回路故障

胶质线压接不规范导致断路器合闸控制回路故障

时间:2023-06-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3-7胶质线压接不规范3.1.3.3原因分析在上一次断路器合闸过程中,弹簧正常完成储能。K13线包得电,但此时K13卡涩,继电器未动作,故障跳开断路器C相后,因合闸控制回路K13继电器21-24接点不通,报控制回路断线,重合闸不成功。

胶质线压接不规范导致断路器合闸控制回路故障

3.1.3.1 LTB245E1-BLK222断路器控制回路原理

1.合闸回路

K3为防跳继电器、K9为SF6密度继电器、K13为储能继电器、BG1为断路器辅助开关,如图3-5所示。

图3-5 合闸回路(分闸位置、额定气压、弹簧未储能)

逻辑:断路器在分闸状态下,BG1断路器辅助开关为闭接点、K9继电器为闭接点,K3不得电,防跳为常闭接点。因弹簧未储能,K13不得电,接入的常开接点21-22不导通,合闸回路不通。

2.储能回路

BW1、BW2为储能限位开关,Y7为储能手动/电动选择开关,Q1、Q2为储能回路接触器,K12、K13为继电器,如图3-6所示。

图3-6 储能回路(分闸状态、未储能、手动)(www.xing528.com)

逻辑:电机转动储能的前提条件为接触器Q1、Q2线包同时启动,其电机回路的常开接点(Q1:1-2、3-4、5-6;Q2:1-2、3-4、5-6)才会导通。其中Q1线包得电只需BW2(储能位置开关)01-02接点导通,Q1即得电(BG1为断路器辅助开关、分合闸位置不影响)。Q2线包回路中,K13(11-22)常闭接点,直接得电。电机储能完成后,BW1(01-02)、BW2(01-02)断开,Q1失电,BW1(03-04)、BW2(03-04)闭合,K13的动作,K13的11-22接点断开,Q2失电。

3.1.3.2 继电器解体检查

K13储能继电器型号为JZY1-43K。将继电器拆除后,用一字改刀用力顶压吸合凸齿,明显感觉内部卡涩严重。线圈电阻值达到0.5MΩ,内部线圈已损坏,且外部塑胶已受热变形,导致线圈铁心卡涩。

另该继电器线圈有两根外置的胶质线,其作用是固定线圈防止抖动移位。该胶质线设置压接不规范,压接开口仅开半圆,两根线均从一个孔穿出,导致线圈受力不均,未起到固定线圈的作用,如图3-7所示。

断路器分合闸、储能过程中,继电器得电,线圈抖动发生位移,铁心行程不够,吸合不到位,长时间带电引起发热,劣化后塑胶变形,挡住铁心无法吸合到位,接点无法正常动作。

图3-7 胶质线压接不规范

3.1.3.3 原因分析

在上一次断路器合闸过程中,弹簧正常完成储能(储能只受限位开关BW1、BW2影响,K13接的常闭接点)。K13线包得电,但此时K13卡涩,继电器未动作,故障跳开断路器C相后,因合闸控制回路K13继电器21-24接点不通,报控制回路断线,重合闸不成功。机构三相不一致动作,跳开A、B相断路器。

更换储能继电器后对开关进行传动,C相开关恢复正常分合闸。同时,针对机构三相不一致进行多次传动试验,动作时间正常。在故障时由于接点抖动可能导致机构三相不一致,时间继电器重新计时,延时4.3s后机构三相不一致动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