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岩壁上吊车梁锚杆的设计方案

岩壁上吊车梁锚杆的设计方案

时间:2023-06-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岩体斜壁上打支撑吊车梁的锚杆,它的方向有仰向与倾向之分。无论锚杆加固在垂直岩壁上或在斜壁上,只要γ、φ角不变,锚杆受力状况与α、β有关,而与其他因素无关。

岩壁上吊车梁锚杆的设计方案

岩壁吊车梁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结构型式。水电站地下厂房在满足运行条件的同时,减少开挖跨度,采用岩壁吊车梁是一项有效的措施。其优点是利用岩壁的部分承载能力,通过锚杆将吊车梁锚固在岩壁上,不仅节省吊车柱,使跨度减少,而且吊车梁可以早期投入运用,加快厂房开挖及机组安装进度。正是由于它有这么多优点,因而在我国的鲁布革、东风、广蓄、太平驿、天荒坪、二滩、小浪底和回龙抽水蓄能等电站的地下厂房中都采用了这种结构型式。该型式大都是先把岩壁使其达到较大的稳定程度之后,再在吊车梁体内为了梁体稳定而布设相应锚杆。实际上岩壁与梁体是一个共同体,若岩壁不稳定将殃及梁体也不稳定。因此,二者应统一考虑。目前,梁体内的锚杆布设已大体格式化,这种格式的定局,并没有考虑锚杆会不会造成对岩壁稳定性构成威胁。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先研究现行吊车梁锚杆设计中有没有可以变动的因素,也就是说有没有范围变化可供选值,这个合适的选取,既对岩壁加固有利,也对吊车梁体稳定有利。现作如下分析。

1.用极限平衡法设计吊车梁锚杆

目前,上述各水电站厂房的岩壁吊车梁结构型式几乎是相似的(图9-6)。它们的锚杆设计是按极限平衡方法进行的(图9-7)。

(1)垂直壁锚杆受力分析。图9-7中使用的符号含义如下:

Fvs——吊车梁竖向荷载(包括轮压、梁体自重);

Fhs——吊车梁水平荷载;

γ——tan-1+Fh s/Fvs

α——岩体斜壁与垂直方向夹角;

图9-6 岩壁吊车梁结构图

图9-7 垂直壁锚杆受力分析图

β—— 锚杆倾角、仰角;

φ——岩体内摩角;

——合力形成的正应力

——合力形成的下滑力

——合力形成的阻滑力

——锚杆受力;

——锚杆受力F 所形成的在斜壁上的正应力,

——锚杆正应力在斜壁上所形成的阻滑力tanφ;

——锚杆在滑动面上所形的阻滑力负值,= Fcos(90°-β-α)。

如果梁体处于极限平衡状况,则所受合力等于零。即:

由公式(9-8)先求出锚杆所受合力,然后再求出各根锚杆的受力情况。

(2)斜壁仰角锚杆受力分析。除了由图9-7 所示的合力所形成的下滑力与阻滑力以外,把垂直壁锚杆改变成斜壁锚杆(图9-8)。图中AB 为斜壁,锚杆受力的图所示,其他符号如图9-7所示。

如前所述,

该式与式(9-8)相同。

(3)斜壁倾斜锚杆受力分析。在岩体斜壁上打支撑吊车梁的锚杆,它的方向有仰向与倾向之分。公式(9-8)适合于仰向锚杆的受力计算,而它并不符合倾向锚杆的受力计算。

图9-8 斜壁锚杆受力分析图(www.xing528.com)

图9-9 斜壁倾角锚杆受力分析图

图9-9中所示的AB为岩壁吊车梁的斜壁;F 为受力锚杆。其他各个符号的含义如前所示。

在直角三角ABC中:

令合力等于零,则为:

2.用力矢多边形法设计吊车梁锚杆

图9-10中的符号及其意义如图9-7所示。由图9-10所示的各种角度,按正弦定律可得:

图9-10 力矢多边形法

公式(9-12)与公式(9-8)的含义完全一样,都可应用于斜壁仰角锚杆的受力计算。

3.对垂直壁、斜壁锚杆受力情况分析

对锚杆加固在垂直岩壁上为好,还是加固在斜壁上为好,锚杆仰角或倾角究竟有没有最佳角度,过去尚未有人研究过,也未见过有关的研究报道。以下我们将分别予以讨论。

(1)锚杆加固在垂直岩壁上时α角大小的影响。锚杆受力的大小与γ、φ、β及α角的变化有关。其中γ与外部荷载有关,一般不可能有大的变化,大都在5°左右。φ值与岩体质量有关,不是随人意而可以调整的。β角的变化与锚固件的方位、仰倾角的变化有关,拟在(2)部分中详细讨论。下面将研究α角怎么调整,才使F值不会太大。

设γ=5°,φ=30°,β=25°,=500kN时,对α=0°~90°的各个角度进行计算,成果列表9-1予以说明。

(2)锚杆加固在斜岩壁上时α角大小的影响。无论锚杆加固在垂直岩壁上或在斜壁上,只要γ、φ角不变,锚杆受力状况与α、β有关,而与其他因素无关。因此本节推导的公式(9-8)与式(9-9)是完全一样的,因而计算出的锚杆受力F值也完全是一样的(表9-1)。

表9-1 岩壁座角度(α)与支锚杆受力(F)关系

从表9-1所列计算成果可以看出:

1)α角由小到大,90-α岩壁倾角由陡到缓,锚杆受力F值由大变小,也即是说,要想使锚杆受力小些,就应把岩壁坡度(倾角)放缓一些;

2)如果把α角变大到65°,即倾角放缓到25°,锚杆受力F值等于零,也就是说,岩壁吊车梁无须再用锚杆予以加固;

3)若把α角设计成大于65°,随着α角逐渐加大,则剩余阻滑力也逐渐增大。也就是说,如果使吊车梁保持平衡状态,最缓的岩壁只要有25°倾角就可以了。

(3)锚杆仰倾角的大小对锚杆受力状况的影响。通过大量锚杆受力状况的分析发现,无论把锚杆设置在垂直岩壁上或倾斜岩壁上,若锚杆的方位不同(主要是仰、倾角的不同),其受力情况是不一样的。对于锚杆处于仰角情况,可用公式(9-8)进行锚杆受力分析;对于锚杆处于倾角情况,可用公式(9-10)进行锚杆受分析。

表9-2 支撑吊车梁的锚杆角度(α、β)与锚杆受力(F)计算成果

由表9-2所列计处成果可以看出:

1)锚杆受力状况的总趋势是,它与锚杆倾仰角的大小有关,但并不是文献上介绍的那样,“仰角β值越大,锚杆受力越小”。而只反映了锚杆处于倾角状况时,其锚杆的受力状况没有锚杆处于仰角状况时为好。

2)锚杆仰角在0°~60°之间,锚杆受力状况没有大的差别;锚杆倾角在60°以下时,受力状况渐好,但总的来看,仰角在20°的锚杆受力最小。

3)岩壁吊车梁内下部受压锚杆,用常规方法多设计成倾角(向)锚杆,由(表9-2)表明,锚杆倾角愈陡,锚杆受力愈大,因此应尽可使其倾角小一些。

通过上述分析得出的上述3条结论是非常重要的,并由此可以得出,我们可以在这个较大范围内(仰角)可以选择洞室围岩的随机锚杆或系统锚杆的锚固角;同时还可以更合理地选择下部锚杆的布置倾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