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灌浆区的工程及水文地质情况

灌浆区的工程及水文地质情况

时间:2023-06-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黄河为本区最低排水基准面,由北西流向本区后折向南流。该峡谷区系寒武系上、中统,奥陶系中、下统,碳酸盐岩地层以及少量石炭系砂页岩地层。层面裂隙、层间剪切带和缓倾角结构面也有所发育。各承压含水层水位与黄河水位相差不大,与黄河水有一定的水力联系。

灌浆区的工程及水文地质情况

1.地貌

本区属黄土高原地貌,中低山区。河东多为基岩裸露区,以西多为黄土覆盖区。黄河为本区最低排水基准面,由北西流向本区后折向南流。峡谷区岸高百余米,河谷呈“U”型,宽300~500m,平水期深3~5m。

2.地层岩性

基底为太古宇桑干群;盖层缺失奥陶系上统、志留系、泥盆系及石炭系上统外,自寒武系至第四系均有出露。该峡谷区系寒武系上、中统,奥陶系中、下统,碳酸盐岩地层以及少量石炭系砂页岩地层。3.地质构造

坝区地层呈单斜构造,岩层产状平缓,总体走向NE30°~60°,倾向NW,倾角2°~3°,岩层走向与坝轴线夹角26°~56°,主要构造形迹为裂隙、层间剪切带及规模不大的层间褶曲。

85°以上的陡倾角裂隙主要有NNE 向及NWW向两组,其中NNE 向裂隙呈单条分布,间距5~10m;NWW向裂隙一般呈带发育,裂隙间距10m左右,带内裂隙间距一般为1~2m;裂隙一般呈张开状态,宽0.01~0.2mm,部分裂隙被方解石或泥质充填。

层面裂隙、层间剪切带和缓倾角结构面也有所发育。(www.xing528.com)

4.水文地质

基岩裂隙岩溶潜水含水层主要分布在两岸崮山组及河床张夏组第5层内,其地下水与河水位基本一致,基岩裂隙岩溶承压水层主要分布在张夏组第1层、第3层及第5层(两岸部分),相对隔水层为张夏组第2层、第4 层、第6 层。各承压含水层水位与黄河水位相差不大,与黄河水有一定的水力联系。

在表部风化卸荷带内,岩体的透水率大都大于3Lu;新鲜的裂隙基岩,其透水率多数都小于3Lu。

5.岩体开挖卸荷

坝基岩体裸露,岩体卸荷回弹现象明显,特别是电站厂房基础,最大开挖深度21m,在现场原位进行了厂房建基面开挖前后基岩位移监测:基础岩体受开挖影响深度为8.0m,尤其是在基面以下2.0m 深的范围内,岩体回弹变形明显较大,最大回弹变形量为15.0m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