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平安区水资源评价分析

平安区水资源评价分析

时间:2023-06-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平安区属于黄河流域,湟水水系。湟水干流自西向东流经县境,在境内长约31.2km,给平安镇、小峡地区提供了丰富的客水资源。表5-1平安区地表水资源量统计表平安区湟水南岸支流年径流CV统一采用0.44,Cs=4.0CV表5-2平安区水资源总量成果表表5-3平安区1949年后历次水资源评价成果表

平安区水资源评价分析

平安区位于青海省东部,湟水流域中游南侧,地处101°49′~102°10′E,36°15′~36°34′N之间。南北长约34km,东西宽约23km,总面积769km2,海拔2066~4167m,相对高差2107m;北隔湟水与互助相望,南接化隆以青沙山为界,西与西宁、湟水接壤,东与乐都相连。全县设六乡三镇,其中五个民族乡,111个行政村,县城所在地平安镇。

平安区大部分为山区,地形复杂、沟壑纵横,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高山分布在本县南部自西向东有阿伊山、泥旦山、顶帽山、青沙山和八宝山。海拔在3100m以上,最高的阿伊山脉顶峰为4166.7m,由于地壳强烈上升和水流长期切割,境内形成山体陡峭,局部岩石裸露,山高谷深的东沟、六道沟、老虎沟和东西叉沟等12条沟岔水系沿高山北麓分别汇入祁家川沟、白沈沟和巴藏沟三条湟水一级支沟内,形成山峦起伏、山川相间的主要河谷地带。起伏连绵的地势,使境内气候条件复杂多样,构成了农业生产空间上比较明显的地区差异,最终形成了被当地群众习惯称谓的川水、浅山、脑山三大地貌类型区。

①川水地区:海拔在2066~2400m,主要分布在湟水南岸的平安、小峡,境内湟水河穿越而过,其次是三合、白沈沟、巴藏沟等沟岔低位地区,由于常年的洪水冲刷,河床不断下切,形成明显的河漫滩。由一级阶地、二级阶地和三级阶地组成。总面积为10.94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9.8%,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气候温和、水利化程度较高,是本县粮食高产区。

②浅山地区:位于脑山以北,湟水以南的广大黄土丘陵区。主要包括洪水泉乡和三合乡的上半部以及石灰窑乡、寺台乡、古城乡、沙沟乡、巴藏沟乡的下半部分。海拔2400~2800m,面积为77.7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69.72%,由于强烈地壳运动,加之大小沟长期被水流切割,形成沟壑纵横,支离破碎的地形。该地带大部分地表上覆盖着厚达几十米的第四纪黄土,在沟谷两侧已蚀露出第三纪成土母质,呈现黄土高原中期侵蚀地貌。气候干燥、植被稀疏、自然生态脆弱、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土壤侵蚀模数2000~5000t∕(km2·a)。该区是全县最大的旱农区。

③脑山地区:位于本县南部山区,分布在低山丘陵地带外围,主要包括石灰窑乡、寺台乡、古城乡、沙沟乡和巴藏沟乡的上半部分。海拔在2800~3100m,面积为26.73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23.17%,由于山高坡陡、土层较薄,约0.15~0.50m。山地坡度在15°~45°,植被较好,覆盖率在80%左右,这些地带气候冷凉湿润,地域宽广,水土流失轻微;是水源涵养区,适合农、林、牧综合发展,但因热量不足和生长期较短制约着农业的发展。

平安区属于黄河流域,湟水水系。湟水干流自西向东流经县境,在境内长约31.2km,给平安镇、小峡地区提供了丰富的客水资源。境内汇入湟水的较大支流有祁家川、白沈沟、巴藏沟三条,流域面积591.6km2,河道总长93km,多年平均年径流量6450×104m3,多年平均流量2.04m3∕s,是目前利用的主要水源,均发源于县南部高山北部。(www.xing528.com)

平安区地表水资源量统计见表5-1;平安区各分区水资源总量统计见表5-2;平安区1949年后历次水资源评价成果见表5-3。

表5-1 平安区地表水资源量统计表

平安区湟水南岸支流年径流CV统一采用0.44,Cs=4.0CV

表5-2 平安区水资源总量成果表

表5-3 平安区1949年后历次水资源评价成果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