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乐都区水资源评价:监测、评估和管理措施

乐都区水资源评价:监测、评估和管理措施

时间:2023-06-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乐都区境内有湟水和大通河两大水系,均属黄河流域。湟水横贯县地中部,以湟水为界,将乐都区分割为南北两大部分。全区年平均自产地表水中,湟水流域34149.47×104m3,占全区自产地表水的89.2%;大通河流域为4211.66×104m3,占全区自产水的10.8%。乐都区地表水资源量统计见表5-7;乐都区各分区水资源总量统计见表5-8;乐都区1949年后历次水资源评价成果见表5-9。

乐都区水资源评价:监测、评估和管理措施

乐都区境内有湟水和大通河两大水系,均属黄河流域。湟水由西向东横贯全境,出老鸦峡到民和县川口镇享堂村有最大支流大通河汇入。湟水在乐都区高店镇红庄村(上水磨沟入湟口)入境,海拔2062m。在老鸦峡莲花台芦草沟入湟口出境,海拔1825m。境内流程64km,落差237m。水深一般为1.0m左右,水面宽50~100m。大部分河段为砂砾石河床,部分峡谷段石质河床,河道比降3‰~5‰,常年有水。

区内湟水过境多年平均流量41.5m3∕s,年径流量为13.1×108m3。多年平均含沙量7.5kg∕m3,多年平均年输沙量900×104t左右。湟水横贯县地中部,以湟水为界,将乐都区分割为南北两大部分。由于达坂山地势高亢,植被覆盖率较高,降水及冰川融雪,湟水北岸支流较多,水量较充沛,水资源较南岸丰富。

湟水在境内接纳较大支流24条,其中湟水北岸有上水磨沟、干沟(巨家场哇)、迭尔沟、杏园沙沟、努木赤沟、引胜沟、羊倌沟、石家沟、卯寨沟、下水磨沟、白崖子沟、碾线沟、羊肠子沟等13条;南岸有高店沟、叶家沟、马哈拉沟、深沟、峰堆沟、直沟、岗子沟、汤官营沙沟、双塔沟、虎狼沟、芦草沟等11条。

在乐都区的东北部,大通河由西北向东南流,干流未流经乐都区境内,大通河的多条支流发源于乐都区东北部,有皮袋沟、截龙沟、药水沟、塔尔沟、冰沟、马场沟(甘肃境内又名小冰沟)、夹道沟等支流,这些支流的上游大多在青海省互助县、乐都区、民和县和甘肃省天祝县、永登县交界地带,中下游属甘肃省天祝县、永登县,部分河段为区界河、省界河。

乐都区大气降水是地表水资源的主要补给源,因而地表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趋势与降水量的时空分布趋势相似,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决定了地表径流的分布规律,年径流深从北到南,随海拔高度不断升高而增大,垂直变化十分明显。全区年平均自产地表水38361.13×104m3,平均径流深136.2mm。全区年平均自产地表水中,湟水流域34149.47×104m3,占全区自产地表水的89.2%;大通河流域为4211.66×104m3,占全区自产水的10.8%。按湟水两岸分别统计:北岸有26294.46×104m3(含境内大通河支流水量),湟水南岸有12066.67×104m3

区内径流的年内变化与降水一致,6—9月汛期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60%以上。最枯流量出现在2月,8月流量最大,为枯水流量的5倍多,变化悬殊,年内分配极为不均。径流的年际变化不但较大,而且出现连续丰、枯年现象,丰水年径流量为枯水年径流量的2.63~3.22倍。

乐都区地表水资源量统计见表5-7;乐都区各分区水资源总量统计见表5-8;乐都区1949年后历次水资源评价成果见表5-9。(www.xing528.com)

表5-7 乐都区地表水资源量统计表

续表

乐都区湟水北岸支流年径流CV统一采用0.30,Cs=2.5CV;乐都区湟水南岸支流年径流CV统一采用0.35,Cs=3.0CV

表5-8 乐都区各分区水资源总量统计表

表5-9 乐都区1949年后历次水资源评价成果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