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评估方法探讨

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评估方法探讨

时间:2023-06-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评价方法采用地下水均衡法,评价的项目有平原区地下水各补给量、各排泄量、总补给量、总排泄量、地下水资源量、地下水蓄变量、降水入渗补给量形成的河道排泄量等。根据地下水均衡原理,采用下式对平原区的各个水资源三级区,逐一进行地下水均衡分析。经过地下水均衡分析之后,以1980~2000年期间年均总补给量与井灌回归补给量之差,表示评价区多年平均年地下水资源量。

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评估方法探讨

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评价方法采用地下水均衡法,评价的项目有平原区地下水各补给量、各排泄量、总补给量、总排泄量、地下水资源量、地下水蓄变量、降水入渗补给量形成的河道排泄量等。

平原区地下水补给量包括:降水入渗补给量、山前侧向补给量、地表水体补给量(包括河道渗漏补给量、渠系渗漏补给量、渠灌田间入渗补给量、库塘渗漏补给量)、井灌回归补给量,这些补给量之和为平原区地下水总补给量,总补给量减去井灌回归补给量为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

平原区地下水各排泄量包括:潜水蒸发量、河道排泄量、平原泉水排泄量、排水渠排泄量、浅层地下水实际开采量和侧向流出量,这些排泄量之和为平原区地下水总排泄量。

为评价1956~2000年水资源总量系列的需要,平原区的降水入渗补给量及平原区降水入渗补给量形成的河道排泄量,计算1956~2000年逐年系列。以1980~2000年期间的年均值,代表多年平均年降水入渗补给量。受资料条件限制,其他各地下水补给项、排泄项、地下水蓄变量均只计算1980、1985、1990、1995、2000年5个代表年的年值,用5个代表年的均值水平多年均值(1980~2000年)。

按照地下水矿化度不同,分别计算了平原区中矿化度M≤2g/L 的淡水资源量 (计入水资源总量)和矿化度为2g/L<M≤3g/L、3g/L<M≤5g/L 和M>5g/L 的三部分咸水资源量(不计入水资源总量)。(www.xing528.com)

根据地下水均衡原理,采用下式对平原区的各个水资源三级区,逐一进行地下水均衡分析。

式中:X 为绝对均衡差,亿m3;δ 为相对均衡差 (无因次,用%表示);Q总补、Q总排、ΔW 分别为多年平均年地下水总补给量、总排泄量、蓄变量,亿m3

当|δ|≤10%时,近似判断为地下水各项补给量、排泄量和蓄变量的计算误差符合计算精度要求。经过地下水均衡分析之后,以1980~2000年期间年均总补给量与井灌回归补给量之差,表示评价区多年平均年地下水资源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