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呼唤回归:评大型系列电视专题片《回归》

呼唤回归:评大型系列电视专题片《回归》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呼唤残疾人整体回归”在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呼唤残疾人自身主动回归;二是呼唤全社会促进残疾人的回归。《回归》还充分发挥了电视同期声录音的优势,用它为主题服务。残疾人有权利回归社会主流,社会更有责任完成残疾人的解放。大型系列电视专题片《回归》脚本封面,沙孟海题片名1992年冬

呼唤回归:评大型系列电视专题片《回归》

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会有残疾人。残疾人本属人类社会的一部分,但长期以来,他们却被当作“残废”抛在了社会发展的主流之外;即使偶尔被人想起,引起注意,也不过得到一些同情的眼光、怜悯的表情,抑或施舍般的帮助。残疾人虽残却不废,他们也是人,他们需要的不是廉价的同情、怜悯和施舍,而是走出自我,回归到社会发展的主流当中。浙江省残疾人联合会、浙江省电视文学学会、浙江省电视台联合摄制的六集系列电视专题片《回归》(吕建明、陈帆撰稿,陆建光导演)正是从这点出发,不像以往反映残疾人生活的电视片那样仅仅局限于赞颂个别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而是满怀深情地呼唤残疾人整体的回归——这样的立意无疑是新颖的,也是非常深刻的,因为它第一次接触到了解放(而不是“帮助”)残疾人的问题。

“呼唤残疾人整体回归”在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呼唤残疾人自身主动回归;二是呼唤全社会促进残疾人的回归。为了表达这两层含义,《回归》的编导采用了以“回归”为聚焦的放射性结构,在这一结构中又运用横断面的组合方式,将大量的典型的材料集结在一起,从不同的层次、角度反映残疾人回归的要求,社会发展对残疾人回归的需要和残疾人回归社会的能力。在屏幕上可以看见一组组既感人又令人深思的镜头:浙江省“残联”举办的职业培训班的20多名残疾人迫不及待地拥向镜头,激动地接受记者采访;加拿大残疾青年里克·汉森摇着轮椅走向世界;四川成都的无腿登山者顽强地向海拔3000多米的峨眉山顶攀登;珠海一间小小工场里10多位残疾人在加工制作宝石;浙江海宁辛江乡的残疾人“自强艺术团”的巡回演出使得各地的观众如痴如醉;七岁时就因伤致残的秦仲兴在全国和国际伤残人运动会上连夺金牌,为人民为国家赢得了荣誉……不论是在生产方面,还是在文艺体育等方面,残疾人都表现了他们惊人的毅力和才能,同时也表现了他们与健全人平等、共同拥有世界的渴求。《回归》的编导企望用这些残疾人成功的事迹来唤起全体残疾人的“回归”意识,并通过对残疾人的毅力、才能以及内心的渴求的表现来改变普通人对残疾人的陈旧观念,促进残疾人回归社会主流,最后彻底解放残疾人。

《回归》的编导不仅紧紧围绕“呼唤回归”的主旨选择、组织材料和安排结构,而且把这种“呼唤回归”的意识渗透到制片的每一个环节,使得该片时时处处都体现出对残疾人回归社会主流的强烈而深情的呼唤。这样的意识首先表现在摄像中的推拉镜头的设计上,如开头的一个画面:一条狭长的巷子,一个残疾人坐在轮椅上艰难地摇过来。对这个画面,摄像人员是采取主体和摄像机综合运动(朝同一方向)的方式拍摄的,这就赋予画面以深刻的内涵:社会在不断前进,但是残疾人绝不甘心被抛弃,他们艰难却顽强地追赶着,希望回归到社会主流当中。《回归》还充分发挥了电视同期声录音的优势,用它为主题服务。如一位残疾人用口琴演奏《夜来香》,这琴声便和场面一起被摄录了下来,试问,还有什么比这更能体现残疾人对正常社会生活的渴望呢?不仅如此,摄像人员等接着又将“同期声录音”转为“声画分离”,让《夜来香》的琴声飘扬在别的残疾人活动的画画里,这又使琴声所表达的残疾人的心声由个别化为一般,揭示了全体残疾人意识或潜意识中对“回归”的企求。此外,该片“在同一个太阳下、在同一个天空里”的主题歌也加强了“呼唤回归”的主题;带有强烈感情色彩和思辨性质的解说词更是深情地向残疾人发出了“回归”的呼唤,直接向全社会发出了促进残疾人“回归”的呼声:“残疾是对人类的考验,如何对待残疾人,已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的一种标准。”残疾人有权利回归社会主流,社会更有责任完成残疾人的解放。(www.xing528.com)

大型系列电视专题片《回归》脚本封面,沙孟海题片名

1992年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