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LindeHPVM1型闭式泵手动机械变量调节优化方案

LindeHPVM1型闭式泵手动机械变量调节优化方案

时间:2023-06-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它可以与定量、变量液压马达组合在一起,通过调节控制杆利用凸轮盘控制泵的流量和流动方向,进而控制马达的输出速度。其控制原理如下:机械零位 只要HPVM1型闭式泵不被原动机驱动,其可以依靠机械装置保持在零位位置。图3-109 机液调节原理图图3-110 LindeHPVM1型闭式泵控制特性曲线

LindeHPVM1型闭式泵手动机械变量调节优化方案

该泵属于机械液压控制(凸轮盘特性)类型,它的调节原理如图3-108所示。它可以与定量、变量液压马达组合在一起,通过调节控制杆利用凸轮盘控制泵的流量和流动方向,进而控制马达的输出速度。流体的流动方向取决于泵的旋转方向和斜盘越过的中心的方向。

用于闭式回路的所有辅助功能都集成或连接在主泵上,包括:

978-7-111-59474-1-Chapter03-111.jpg

图3-108 LindeHPVM1型闭式泵调节原理

1—弹簧 2—斜盘控制活塞 3—驱动杆 4—补油泵 5—先导伺服控制阀 6、7—变量活塞 8—冷起动阀 9—过滤器 10—补油溢流阀 11、12—高压溢流阀和补油单向阀的组合 13—通道 14—M1型变量调节装置

P、S—高压油口 A—补油泵压力油口 B—补油泵吸油口 F—控制压力进油口 X—控制压力表油接口 Ms、Mp—高压油口压力表接口

L、U—泄漏(注油、排气)油口和从马达返回的冲洗油口 L1、L2—排气口

1)M1型变量调节装置,控制主泵排量变化。

2)补油泵,为内啮合齿轮泵,内吸式或外吸式,为闭式回路补油和提供变量控制压力。

3)冷起动阀,用于保护可能接在A口与F口之间的冷却器,避免因油温过低或过滤器堵塞造成补油泵工作压力过高,该阀的调定压力高于补油溢流阀压力,冷起动阀的开启压力可以通过其调节螺钉改变±0.5MPa。

4)补油溢流阀,用来限制补油压力。(www.xing528.com)

5)高压溢流阀/补油阀,将高压溢流阀与补油阀集成为一体。高压溢流阀限制闭式系统高压侧最高工作压力。补油泵通过补油阀向闭式系统低压侧补充因泄漏和冲洗而减少的油液,同时将油箱内经过冷却的油液与闭式系统中的油液进行置换。

6)过滤器,精度为10μm。所有补油泵泵出的流量经其过滤后注入主泵。每工作500h更换一次。

其控制原理如下(参见图3-108和图3-109):

(1)机械零位 只要HPVM1型闭式泵不被原动机驱动,其可以依靠机械装置保持在零位位置。变量柱塞2由两个弹簧1(图3-108)保持在零位,因此使泵的斜盘保持在零位,如图3-109所示。这样在开机瞬间,泵无排量运行,前提是驱动杆3(图3-108)没有偏离中心。此机械零位是在组装过程中由工厂设定的,不能从外部改变。

(2)液压零位 当泵被原动机驱动时,由液压装置保持在零位:补油压力通过通道13到先导伺服控制阀5,补油压力在这里起控制压力的作用。在阀的中位,先导伺服控制阀5将变量活塞6、7接通控制压力,使斜盘保持在零位,前提是驱动杆3不能处于偏离中心的位置。

(3)如图3-108所示,伺服控制器M1控制原理“凸轮式液压伺服控制器M1”集成在调节装置14上起先导阀的功能。泵斜盘的控制是通过在每一侧的变量活塞实现(见回路图序号6和7)。先导伺服阀5借助于控制轴和凸轮偏离中位至一侧或另一侧,这取决于控制杆被移动至哪一侧。阀芯移动引导控制压力至相应的变量活塞(6或7),使一个柱塞充油并使另一个柱塞泄油,斜盘离开中间零位位置。当达到用控制杆预选的位置时,先导伺服阀5平稳地把压力油连接至控制柱塞(6和7),柱塞反馈杆起位移直接反馈作用,反馈杆将阀芯推回至中位,然后斜盘停止。因此控制杆的每一个位置都与斜盘的相应位置相对应。精确设计的凸轮曲线确保了手动控制的准确,图3-110为该泵的变量特性曲线。

978-7-111-59474-1-Chapter03-112.jpg

图3-109 机液调节原理图

978-7-111-59474-1-Chapter03-113.jpg

图3-110 LindeHPVM1型闭式泵控制特性曲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