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插入位定时导频法:优化方案探讨

插入位定时导频法:优化方案探讨

时间:2023-06-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7.15 全宽码和归零码两种序列插入位定时导频示意图在数据传输使用全宽码时,为了保证接收端获得可靠的位定时信息,发送端采用插入导频法。与恢复载波时插入导频原理那样,现在这里插入的是位定时导频。图7.16表示位定时导频在调制前加入,频率用=2 400 Hz。也可以参照图7.17,在调制之后加入位定时导频。接收端选取位定时导频时如采用锁相环,则性能可得到进一步改善。图7.18 发送端和接收端使用插入位定时导频的设备方框图

插入位定时导频法:优化方案探讨

数据的矩形脉冲序列有全宽码和归零码两种序列。如图7.15所示,如果码元速率为fb,码元间隔为Tb,码元宽度为τ,则位定时信号的频率就是如果数据序列采用全宽码,则τ=Tb,频谱的第一个零点处,故不包含位定时分量,如图7.15(a)所示;如果数据序列采用归零码则频谱的第一个零点在处,而在频带中部处包含位定时分量,如图7.15(b)所示。

图7.15 全宽码和归零码两种序列插入位定时导频示意图

在数据传输使用全宽码时,为了保证接收端获得可靠的位定时信息,发送端采用插入导频法。与恢复载波时插入导频原理那样,现在这里插入的是位定时导频。参照图7.13画出图7.16。基带信号经过码型变换后,频谱在0和处都是零点是半码速。图7.16所示的是一个在调制前后加入定时导频的例子:传输信息速率为2 400 Hz。图7.16(a)表示位定时导频在调制前加入,频率用=2 400 Hz。经过单边带调制以后,位定时导频在频谱上搬移到的位置,位于单边带的下边缘。另一个在调制前后加入实时导频的例子:载波频率fc=2 900 Hz,=2 900-2 400=500 Hz,发送端把位定时导频加在调制前,在相位上须注意安排,应使它在时间轴上的零点与数据序列的取样时刻相符合,如图7.17所示,以免插入导频对数据传输引起干扰。也可以参照图7.17(b),在调制之后加入位定时导频。在这种情形下,把导频500 Hz加至单边带带通滤波器之后,导频会和单边带500~2 900 Hz一同发往信道。

图7.16 在调制前后加入定时导频的示意图

(www.xing528.com)

图7.17 在调制前加入定时导频的相位安排

图7.18(a)所示的是发送端和接收端使用插入位定时导频的设备方框图,接收端收到这种位定时导频,经过解调还原为,刚好能通过低通滤波器。例如,定时导频=2 900 Hz-500 Hz=2 400 Hz,这时由窄带滤波器把这位定时导频选出,一方面位定时导频经过脉冲形成电路得到位定时脉冲,备供取样判决使用;另一方面经过倒相,从低通滤波器通过的基带信号中把这导频滤掉,以免在判决时引起差错。

由于对位定时的精度要求不像对相干载波那样严格,故在信道均衡完善和信噪比较好的条件下,接收端使用温度稳定性较好的窄带滤波器就可以选出位定时导频,位定时导频经过脉冲形成电路得到位定时脉冲序列,供给取样判决之用。

7.18(b)所示的脉冲形成电路包含限幅、微分整流、移相(可手动)和单稳态触发器等设备。其中移相的作用是,当信号传输引起缓慢的相位抖动时,可以借助微调移相,参照眼图,把定时脉冲调节至最佳取样时刻才做判决。

接收端选取位定时导频时如采用锁相环,则性能可得到进一步改善。图7.18(c)画出了具有锁相环的插入位定时导频的设备方框图。仍以4 800 bit/s的数传机为例,位定时导频为2 400 Hz,进入锁相环中的鉴相器,压控振荡器可选用较高频率,如37 400 Hz。经过逐步分频获得频率17 200 Hz、7 500 Hz、4 800 Hz、2 400 Hz,这些都可供作为定时之用。其中2 400 Hz进入鉴相器,以便跟踪到接收端解调所得到的2 400 Hz。这就是说,接收端以接收的位定时导频为参考,本地产生更完整的位定时脉冲序列。

图7.18 发送端和接收端使用插入位定时导频的设备方框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