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传感器选型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传感器选型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时间:2023-06-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下选型原则是通常需要重点考虑的。因此,所选用传感器本身应具有较高的信噪比,尽量减少从外界引入干扰信号。传感器的灵敏度是有方向性的。在动态测量中,应根据信号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传感器频率响应,以免产生过大的误差。在选择传感器之前,应对它的使用环境进行调查,并根据具体的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或采取适当的措施以减小环境的影响。这样可以在满足同一测量目的的诸多传感器中,选择比较便宜和简单的传感器。

传感器选型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现代传感器在原理和结构上千差万别,如何根据具体的测量目的、测量对象和测量环境合理选用传感器,是在进行某个量的测量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当传感器的型号确定之后,与之相配套的测量方法和设备也就可以确定了。测量结果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传感器的选用是否合理。以下选型原则是通常需要重点考虑的。

1)测量对象与环境

要进行某项具体的测量工作,首先考虑采用何种原理的传感器,这需要分析多方面的因素之后才能确定。因为即使是测量同一物理量,也有多种原理的传感器可供选用,究竟哪种原理的传感器更为合适,则需要根据被测量的特点和传感器的使用条件考虑以下问题:量程的大小,被测位置对传感器体积的要求,测量方式为接触式还是非接触式,信号的输出方法,有线或非接触测量,传感器的来源,国产的还是进口的,价格能否承受,是否自行研制。

在考虑上述问题之后,就能确定选用何种类型的传感器,然后再考虑传感器的具体性能指标,即它的具体型号。

2)灵敏度

通常在传感器的线性范围内,希望传感器的灵敏度越高越好,因为灵敏度高时,与被测量变化对应的输出信号的值会比较大,这有利于信号处理。但传感器的灵敏度较高时,与被测量无关的外界噪声也容易混入,也会被放大系统放大,从而影响测量精度。因此,所选用传感器本身应具有较高的信噪比,尽量减少从外界引入干扰信号。

传感器的灵敏度是有方向性的。当被测量是单向量而且对方向性要求较高时,应选择在其他方向上灵敏度小的传感器;如果被测量是多维向量,则要求传感器的交叉灵敏度越小越好。

3)频率响应特性

传感器的频率响应特性决定了被测量的频率范围,必须在允许频率范围内保持不失真的测量条件,实际上传感器的响应时间总有一定的延迟,通常希望延迟时间越短越好。

传感器的频率响应越高,则可测的信号频率范围就越宽。由于受到结构特性的影响,机械系统的惯性较大,因而传感器的频率低,则可测信号的频率就较低。在动态测量中,应根据信号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传感器频率响应,以免产生过大的误差。

4)线性范围

传感器的线性范围是指输出与输入成线性的范围。理论上在此范围内,灵敏度保持定值。传感器的线性范围越宽,则它的量程就越大,并且能保证一定的测量精度。在选择传感器时,当传感器的种类确定以后首先要看它的量程是否满足要求。(www.xing528.com)

但实际上,任何传感器都不能保证绝对的线性,它的线性度也是相对的。当所要求测量精度比较低时,在一定的范围内可将非线性误差较小的传感器近似看作线性的,这会给测量工作带来很大的方便。

5)稳定性

传感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它的稳定性会受到影响。影响传感器长期稳定性的因素除传感器本身的结构以外,还包括传感器的使用环境。因此,要使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需要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在选择传感器之前,应对它的使用环境进行调查,并根据具体的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或采取适当的措施以减小环境的影响。

传感器的稳定性有定量指标,在超过使用期之后,在使用前应重新进行标定,以确定传感器的性能是否发生变化。

在某些要求传感器能长期使用而又不能轻易更换或标定的场合,所选用的传感器的稳定性要求更严格,要能够经受住长时间的使用考验。

6)精度

精度是传感器的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它是关系到整个测量系统测量准确程度的一个环节。传感器的精度越高,它的价格就越昂贵。因此,传感器的精度只要满足整个测量系统的精度要求就可以了,不必过高。这样可以在满足同一测量目的的诸多传感器中,选择比较便宜和简单的传感器。

如果测量目的是定性分析,选用相对精度高的传感器即可,不宜选用绝对量值精度高的型号;如果是为了定量分析,必须获得精确的测量值,就要选用精度等级能满足要求的型号。

对某些特殊的使用场合,无法选择到适宜的传感器时,则需自行设计制造传感器,或者委托其他单位加工制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