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山区近地风场特征分析与优化

山区近地风场特征分析与优化

时间:2023-06-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山区的地形复杂,近地风场的模拟历来是一个难题。山坡的坡度对山地近地风场加速比也有较大影响。在坡度相等的情况下,山体的高度也是影响加速比的重要因素。对于迎风面而言,随着山体高度的增加,近地面处的加速比显著提高,但在一定高度以上已经基本不受山体高度的影响。由于山体的绕流会出现大量流动分离或旋涡,因此背风面近地面处加速比变化显得较为杂乱。

山区近地风场特征分析与优化

山区的地形复杂,近地风场的模拟历来是一个难题。精确地描述山区的近地风场是困难的,本节主要介绍决定山区近地风场的主要规律和影响因素。

目前对于山地风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平均风速的加速效应(speed-up effect)上,即在山地地形中,某高度平均风速比平地相应高度平均风速有所增加的效应,一般在山顶的近地面最为明显。通常用一无量纲参数:加速比(speed-up ratio)来定量描述加速效应,即

式中 U(z)——山地地面以上z高度处的风速;

U0(z)——平地地面以上z高度处的风速。

山体各位置的平均风速由山体形状、坡度和高度等因素决定。图1-2为某山地平均风速剖面图。(www.xing528.com)

图1-2 山地平均风速剖面图

h—山地高度

图中虚线表示未受山体干扰时的平地风场风速剖面,实线表示山体风场中的风速剖面。可看出迎风面山脚的风速剖面几乎与平地风场重合,可视为没有变化;迎风面山腰处风速已经开始增大,当到达山顶时平均风速的增加达到最大值,特别在临近地面处最为显著;刚进入背风面区域,由于山顶处造成的空气流动分离,导致山顶高度以下区域风速迅速减小,在背风面山脚最为明显,整个山顶高度以下区域风速几乎都为0。再往背风面方向,近地面风速则逐渐增大,到背风面山脚后5h (h 为山地高度)距离处基本恢复到来流风速剖面,山体影响基本消失。

山坡的坡度对山地近地风场加速比也有较大影响。对于山地的迎风面而言,在近地面高度加速效应最为明显,加速比随坡度的增加而逐渐变大,但明显不是线性关系。近地面处最大加速比值较大,而随着高度增加迅速减小,且加速比基本不随坡度的变化而改变。这说明山体坡度只影响到山顶近地面的加速比。而对于背风面而言,随着坡度的增加,风速减小的幅度显著增大。背风面减速效应只在山顶高度以下发生,且减速比绝对值随坡度的增大而增加。

在坡度相等的情况下,山体的高度也是影响加速比的重要因素。对于迎风面而言,随着山体高度的增加,近地面处的加速比显著提高,但在一定高度以上已经基本不受山体高度的影响。而对于背风面,山顶高度越高,背风面山脚的影响高度越大。由于山体的绕流会出现大量流动分离或旋涡,因此背风面近地面处加速比变化显得较为杂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