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多组分复合光纤的优化技术

多组分复合光纤的优化技术

时间:2023-06-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年来,基于有机光学材料的多组分复合光纤与器件受到广泛关注。表2-1部分有机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7]Fink研究组基于有机材料对多组分复合光纤进行了初步探索,相关结果如图2-52a所示,第一种多组分复合光纤具有中空结构,由八层As2Se3和PEI组成多层介质膜全向反射镜[10]。通过调整硫系半导体玻璃组分,选择相匹配的金属电极和聚合物包层,组装成光纤预制棒,拉制出不同功能的多组分复合光纤。

多组分复合光纤的优化技术

随着研究的深入,复合玻璃光纤向两种以上的多组分复合方向发展。近年来,基于有机光学材料的多组分复合光纤与器件受到广泛关注。有机材料易与玻璃、金属以及半导体等复合,在制备多功能、低成本多组分复合光纤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将拓展现有光纤的功能和应用领域,用于可穿戴电子生物医学等领域[7,10,206-208]

目前,用于制备多组分复合光纤的有机基质材料一般为热塑性聚合物,常见的有聚醚砜(PES)、聚砜(polysulpone,PSU)、聚醚酰亚胺(PEI)、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以及聚氨酯(polyurethane,PU)等,它们在特定光学波段均具有良好的透光性。通常,这些有机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较低,如表2-1所示[7],因此可与无定形的硫系半导体材料(As2 Se3、As2 S3、As40 Se50 Te10 Sn5以及Ge15 As25 Se15 Te45等)和低熔点的金属(Sn、In、Bi以及它们的合金等)热拉成多组分复合光纤,实现视、听、传感以及通信等多种功能[7]

表2-1 部分有机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7]

Fink研究组基于有机材料对多组分复合光纤进行了初步探索,相关结果如图2-52a所示,第一种多组分复合光纤具有中空结构,由八层As2Se3(150 nm)和PEI(280 nm)组成多层介质膜全向反射镜[10]。通过多层介质膜结构,限制光子在光纤空心结构中的传输。在该多层介质膜的外围环形排列着直径为8μm的60根纤维状金属锡(Sn),用来传输电信号。整根光纤由绝缘的聚合物PES包裹,如图2-52b所示[10]。这种复合光纤的光场传输特性由其光子带隙决定,如图2-52c所示;外径为980μm、1030μm和1090μm的复合光纤的光子带隙分别为1.62μm、1.75μm和1.85μm[10]。另一方面,研究者也对该种复合光纤的光传输损耗做了细致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得益于多层介质膜的存在,传输的光信号被限制在复合光纤中空部分;内径为800μm的复合材料光纤典型的光传输损耗为4.9 dB/m,且在弯曲90°时(弯曲半径为6 cm)的弯曲损耗仅为0.9 dB,在同类中空聚合物光纤中损耗最低。通过在光纤输入和输出端口镀金,测试金属Sn的伏安特性,如图2-52d所示[10]

与第一种空芯光纤不同,第二种多组分复合光纤如图2-53所示,光纤纤芯是光电导效应较好的非晶态半导体As40 Se50 Te10 Sn5玻璃[10]。通过调整硫系半导体玻璃组分,选择相匹配的金属电极和聚合物包层,组装成光纤预制棒,拉制出不同功能的多组分复合光纤。这种光纤可实现温度探测、相变存储、双向记忆开关以及化学传感等功能[7,209-215]

(www.xing528.com)

图2-52 一种可同时进行光和电信号传输的多组分复合光纤[10]

(a)端面SEM照片(插图显示的是八层As2Se3(150 nm)和PEI(280nm)组成的多层介质膜与其中一条金属锡纤维);(b)外径1mm、长度1m的复合光纤;(c)外径分别为980μm、1030μm和1090μm的复合光纤归一化光学透射谱;(d)外径980μm、长度15cm的复合光纤伏安特性测试结果

图2-53 一种多组分复合光纤光电探测器[10]

(a)外径为650μm的复合光纤,纤芯为200μm硫系玻璃,纤芯外是PES聚合物和金属锡电极,外围有八对由硫化物As2 Se3/PEI聚合物组成的多层介质膜;(b)环形结构谐振腔的放大SEM照片;(c)从放大图中可见半导体纤芯与金属电极间完美接触

通过低温拉制的多组分复合光纤各组分间元素会相互扩散,特别是熔融态金属电极与半导体材料间的元素扩散,直接影响半导体性能。针对此问题,Fink研究组将导电材料与半导体隔离,构筑了包层为PC聚合物,纤芯为As2Se5玻璃,在纤芯两侧为导电聚合物CPE(carbon black polyethylene composite,炭黑/聚乙烯复合材料),导电聚合物与As2Se5半导体纤芯不接触,经过热拉后,As2Se5半导体仍具有较好的性能[2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