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液态金属改性对黏附性的影响比较

液态金属改性对黏附性的影响比较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测试环境为20℃的大气环境。从图4.18可以看出,对于3种基底,GaIn24.5墨水的接触角都略小于GaIn24.5的接触角[8]。由测量结果综合来看,对液态金属进行微量氧化以及施压后,可明显改善其与基底材料的润湿性。所以,从黏附功的观点来看,可解释为GaIn24.5中金属氧化物的增加使得GaIn24.5墨水的表面能增加,接触角减小,从而增大发生黏附的倾向并增加黏附牢度。图4.20GaIn24.5及GaIn24.5墨水在不同基底上的黏附功[8]a.打印纸;b.硅胶板;c.橡胶板。

液态金属改性对黏附性的影响比较

材料的表面粗糙度对润湿性有一定影响[8]打印纸、硅胶板和橡胶板3种材料的表面形貌如图4.17所示。从图可以看出,打印纸、硅胶板和橡胶板的平均表面粗糙度分别为70.7 nm、16.6 nm和17.6 nm,即实际接触面积与表观接触面积的比值极接近1,这时的表观接触角近似等于本征接触角,故以下计算中都采用本征接触角,简称接触角。

测量时,采用基于影像分析的5点拟合法,测量精度为0.5°。另外,考虑到实际使用中采用液态金属墨水进行直写操作时,往往会对墨水施加一定的压力,所以这里除区分不同氧含量的样品外,还采用一个重为1g的聚四氟乙烯块(15mm×15mm×2mm)模拟施加压力(约9.8mN),同时研究了受压状态下接触角的状况[8]。测试环境为20℃的大气环境。测量结果如图4.18所示。

从图4.18可以看出,对于3种基底,GaIn24.5墨水的接触角都略小于GaIn24.5的接触角[8]。受压以后,测得的接触角都明显减小,可见对于液态金属印刷工艺,压力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由测量结果综合来看,对液态金属进行微量氧化以及施压后,可明显改善其与基底材料的润湿性。

同时,GaIn24.5墨水在正常情况下与3种基底的接触角都大于90°,根据Young's方程,此时为液体不能润湿固体的情形。受压后,其与硅胶板和橡胶板的接触角变得小于90°,与打印纸上的接触角却仍大于90°,即受压后GaIn24.5墨水能够润湿硅胶板和橡胶板,但仍不能润湿打印纸。这里需要指出的是[8],在印刷工业尤其是微纳米印刷工业当中,润湿即液体在基底材料表面更大面积的铺展,实际上不利于微纳米尺度线条的精确绘制。所以,在这3种基底材料中,打印纸更适合用于微纳米尺度的液态金属电子印刷。

此外,图4.19揭示了液态金属墨水和硅胶基底的接触角随温度的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液态金属墨水对硅胶基底的接触角随温度升高而减小[8]。可见在高温下,液态金属墨水对硅胶基底的润湿性趋向于更佳,从而为液态金属墨水在高温下的应用提供了保障。

图4.17 3种基底材料的表面形貌[8]

a.打印纸;b.硅胶板;c.橡胶板。

(www.xing528.com)

图4.18 氧和压力对GaIn24.5和GaIn24.5墨水与柔性基底接触角的影响[8]

a.打印纸;b.硅胶板;c.橡胶板。

图4.19 液态金属墨水和硅胶基底的接触角的温度依赖性[8]

将上面计算得到的液体表面张力和不同状态下接触角的数据代入Young-Dupre方程WSLLG(1+cosθ),得到GaIn24.5和GaIn24.5墨水在3种基底上的黏附功[8],如图4.20所示。从图中可知,与GaIn24.5相比,GaIn24.5墨水在各种基底上的黏附功都要大,所以GaIn24.5墨水与基底的黏附性更好。氧化物的增加似乎是黏附功变化的唯一解释。并且在薄膜科学的研究中已经有这样一个共识,即一般的金属不能牢固地附着在基底上,但SiO、SiO2等氧化物以及Si、Cr、Ti、W等易氧化物质的薄膜都能较牢固地附着,这是由于氧化物的生成能大,而生成能是粒子表面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常采用氧化物作为胶黏层,沉积在薄膜和基底中间以增加黏附力,然后在氧化物薄膜上再沉积金属等物质,可以获得黏附力非常大的薄膜。所以,从黏附功的观点来看,可解释为GaIn24.5中金属氧化物的增加使得GaIn24.5墨水的表面能增加,接触角减小,从而增大发生黏附的倾向并增加黏附牢度。

图4.20 GaIn24.5及GaIn24.5墨水在不同基底上的黏附功[8]

a.打印纸;b.硅胶板;c.橡胶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