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世界首艘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世界首艘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身穿橙黄色航天服、头戴乳白色头盔的加加林从前门走下汽车,向现场领导小组举手敬礼并报告:“国家委员会主席同志,飞行员加加林准备乘世界上第一艘载人飞船飞行”。加加林成为世界上第一位飞上太空的宇航员。图2.33“东方一号”飞船整个载人飞船运用大量的自动化知识,以航天员弹出座舱为例,首先要测量座舱所在高度,这需要用到高度测量仪,通过对数据的自动采集最终得出所在海拔高度。

世界首艘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每年4 月12 日,一位叫瓦莲金娜的老妇人总会在亲朋的簇拥下,穿过排排苍松翠柏,缓步走向克里姆林宫红墙的深处。那里埋葬着她的丈夫尤里·加加林,如图2.32 所示,他是人类进入太空的第一人。她带来了妻子的眷恋和亲人的思念,也带来了全世界人民对这位英雄的一片崇敬之情。

图2.32 加加林

1961年4 月12 日,一枚巨大的白色SS-6 洲际弹道导弹竖立在哈萨克大草原的拜科努尔发射场中央,在蓝天白云下显得特别醒目。其顶端装载着“东方一号”载人飞船。当天清晨,加加林从梦中被医生叫醒,他迅速吃完了早餐,便穿上航天服前往发射台。身穿橙黄色航天服、头戴乳白色头盔的加加林从前门走下汽车,向现场领导小组举手敬礼并报告:“国家委员会主席同志,飞行员加加林准备乘世界上第一艘载人飞船飞行”。接着,他们热情拥抱。然后加加林向记者们发表了简短的历史性讲话,向送行的人们挥手致意,最后登上了发射塔最顶端的平台。“东方一号”飞船载着加加林进入了人造地球卫星轨道。人类宇航时代开始了。

加加林躺在飞船的弹射座椅上,向地面描述人类从未见到过的情景:“我能清楚地分辨出大陆、岛屿、河流、水库和大地的轮廓。我第一次亲眼看到地球表面的形状,地平线上呈现出一片异常美丽的景色,淡蓝色的晕圈环抱着地球,与黑色的天空交融在一起。天空中,群星灿烂,轮廓分明。当我离开地球黑夜的一面时,地平线变成了一条鲜橙色的窄带,这条窄带接着变成了蓝色,然后又变成了深黑色。”“东方一号”飞船载着加加林以2.72 万千米/小时的速度飞驰,越过苏联、印度、澳大利亚太平洋上空,环绕地球运行。当他在离地330 千米高空飞行了108 分钟,即绕地球飞行一圈后,便按计划安全返回了地面。飞行虽然短暂,但它开辟了人类通向宇宙的道路。加加林成为世界上第一位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为了纪念这个划时代的成就,“4 月12 日”成了“航空航天国际纪念日”。(www.xing528.com)

“东方一号”飞船,如图2.33 所示,由密封座舱(呈球形,重2.4 吨,内径2.3 米)和工作舱(由一个短圆柱体和两个截锥体组成,最大直径2.43米,重2.265 吨)组成。飞船总长4.41 米,最大直径2.43 米,总质量4.7 吨,座舱自由空间1.6 立方米,只能乘坐一名航天员。座舱里有保证航天员生存10 天的生保系统以及各种仪器设备和弹射座椅。返回前,抛掉末级火箭和工作舱,座舱单独再入大气层。待座舱下降到距地面约7 千米时,航天员弹出座舱,然后用降落伞着陆。

图2.33 “东方一号”飞船

整个载人飞船运用大量的自动化知识,以航天员弹出座舱为例,首先要测量座舱所在高度,这需要用到高度测量仪,通过对数据的自动采集最终得出所在海拔高度。再将高度传输到弹射系统,当到达7 千米时,弹射系统启动,通过弹射装置将航天员连同座椅一起弹射出座舱,最后通过降落伞降落到地面。这完全是一个自动化的系统,全程不需要人的参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