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RFID系统工作频率的分类与应用

RFID系统工作频率的分类与应用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RFID系统的工作频率是其最重要的特征之一。RFID阅读器发送的频率基本上划分为三个范围分别为低频、中高频、超高频或微波。另一方面,根据无线电频率的一般划分,其工作频段又称为高频,所以也常将其称为高频标签。超高频与微波频段的电子标签,简称为微波电子标签,其典型工作频率为433.92MHz、915MHz、2.45GHz、5.8GHz。相应的射频识别系统阅读距离一般大于1m,典型情况为4~6m,最大可达10m以上。

RFID系统工作频率的分类与应用

RFID系统的工作频率是其最重要的特征之一。RFID系统的工作频率不仅决定着射频识别系统的工作原理(电感耦合还是电磁耦合)、识别距离,还决定着电子标签及读写器实现通信的难易程度和设备的成本。工作在不同频段或频点上的RFID系统具有不同的特点。RFID阅读器发送的频率基本上划分为三个范围分别为低频(30~300kHz)、中高频(3~30MHz)、超高频(300MHz~3GHz)或微波(大于3GHz)。从应用概念看,电子标签的工作频率也就是RFID系统的工作频率。

低频段电子标签,简称为低频标签,其工作频率为30~300kHz。典型工作频率为125kHz或133kHz。低频标签一般为无源标签,其工作能量通过电感耦合方式从阅读器耦合线圈的辐射近场中获得。低频标签与阅读器之间传送数据时,标签必须位于阅读器天线辐射的近场区内,它的阅读距离一般情况下小于1m。低频标签的典型应用有:动物识别、容器识别、工具识别、电子闭锁防盗(带有内置电子标签的汽车钥匙)等。

中高频段电子标签的工作频率一般为3~30MHz。典型工作频率为13.56MHz。该频段的电子标签,从射频识别应用角度来看,因其工作原理与低频标签完全相同,即采用电感耦合方式工作,所以宜将其归为低频标签类中。另一方面,根据无线电频率的一般划分,其工作频段又称为高频,所以也常将其称为高频标签。鉴于该频段的电子标签可能是实际应用中最大量的一种电子标签,因而我们只要将高频、低频理解为一个相对的概念,不会造成理解上的混乱。(www.xing528.com)

为了便于叙述,我们将其称为中频射频标签。中频标签一般也采用无源方式,其工作能量同低频标签一样,也是通过电感耦合方式从阅读器耦合线圈的辐射近场中获得。标签与阅读器进行数据交换时,标签必须位于阅读器天线辐射的近场区内,中频标签的阅读距离一般情况下也小于1m。中频标签由于可以方便地做成卡片状,因而广泛应用于电子车票、电子身份证、电子闭锁防盗(电子遥控门锁控制器)、小区物业管理、大厦门禁系统等场合。

超高频与微波频段的电子标签,简称为微波电子标签,其典型工作频率为433.92MHz、915MHz、2.45GHz、5.8GHz。微波电子标签可分为有源标签与无源标签两类。工作时,电子标签位于阅读器天线辐射场的远场区内,标签与阅读器之间的耦合方式为电磁反向散射耦合方式。相应的射频识别系统阅读距离一般大于1m,典型情况为4~6m,最大可达10m以上。阅读器天线一般均为定向天线,只有在阅读器天线定向波束范围内的电子标签可被读写。微波标签主要用于铁路车辆自动识别、集装箱识别,同时还可用于公路车辆识别与自动收费系统中。为了解决RFID系统工作频率所造成的对特定物品(如高湿物品)识别效果差的问题,RFID技术研发者们新近又开发出了将低频和高频两个频率集成到一枚芯片上的双频系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