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工程背景及煤层特征分析

工程背景及煤层特征分析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己15-17200工作面煤层赋存较稳定,正常煤层为原生结构煤,煤的破坏类型为Ⅰ~Ⅱ类,局部为Ⅲ类,煤层节理较发育,煤层顶板为深灰色砂质泥岩,底板为黑色泥岩,透气性较差,煤厚0.1~6.5 m,平均3.15 m,煤层倾角10°~40°,平均19°,采长225.3m,走向长762.5m,工作面标高-565.31~-483.167 m,垂深785.31~658.48 m,可采储量为67.3万t。原始瓦斯压力为2.6 MPa,原始煤层瓦斯含量为15.256 m3/t。图7.3煤层空间分布结构图

工程背景及煤层特征分析

研究的对象为己15-17200工作面与位于其上170 m的戊9-10煤层。己15-17200工作面位于己七采区中部,布置在己15煤层之中,南邻己15-17180工作面(2007年8月回采结束);北邻己15-17220未开采实体煤工作面;东邻己7煤层回风下山、轨道下山、皮带下山、乘人下山;西邻矿井井田边界。

15-17200工作面煤层赋存较稳定,正常煤层为原生结构煤,煤的破坏类型为Ⅰ~Ⅱ类,局部为Ⅲ类,煤层节理较发育,煤层顶板为深灰色砂质泥岩,底板为黑色泥岩,透气性较差,煤厚0.1~6.5 m,平均3.15 m,煤层倾角10°~40°,平均19°,采长225.3m,走向长762.5m,工作面标高-565.31~-483.167 m,垂深785.31~658.48 m,可采储量为67.3万t。原始瓦斯压力为2.6 MPa,原始煤层瓦斯含量为15.256 m3/t。

15-17200工作面采用“U”形通风,风量为1 800 m3/min,进、回风巷按规定安装有瓦斯、CO传感器;每50m配备一组压风自救设备,回风巷切眼向外300m和600m处、进风巷切眼向外380 m和710 m处共构筑4个避难硐室。该工作面通风系统、检测监控系统、压风自救、避难硐室系统均已完善。煤层空间分布结构如图7.3所示。(www.xing528.com)

图7.3 煤层空间分布结构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