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数控编程误差控制策略

数控编程误差控制策略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点位数控加工中,编程误差只包含一项圆整化误差;而在轮廓加工中,编程误差主要由插补误差组成。还有其他很多误差,如控制系统误差、传动系统误差、零件定位误差、对刀误差、刀具磨损误差、工件变形误差等。其中,传动系统误差和零件定位误差常常是加工误差的主要来源,因此编程误差一般应控制在零件公差的10%~20%以内。

数控编程误差控制策略

数控程序编制中的误差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逼近误差

即用近似计算方法逼近零件实际轮廓时产生的误差,也称一次逼近误差。生产中经常需要仿制已有零件,而又无法得到该零件外形的准确数学表达式。此时只能通过实测一组离散的坐标值,用样条曲线或曲面拟合后编制相应数控加工程序。近似方程所表示的形状与原始零件外形之间有一定的误差,一般情况下该误差很难准确测定。

2.插补误差

即采用直线式圆弧段逼近零件轮廓曲线所产生的理论曲线与插补加工出的线段之间的误差。减小这一误差的最简单的方法是加密插补点,但会造成插补运算量的增加。(www.xing528.com)

3.圆整化误差

即将工件尺寸换算成机床的脉冲当量时,由于圆整化所产生的误差。数控机床的最小位移量是一个脉冲当量,小于一个脉冲的数据不能简单地用四舍五入的办法处理,而应采用累计进位法以避免产生累积误差。

在点位数控加工中,编程误差只包含一项圆整化误差;而在轮廓加工中,编程误差主要由插补误差组成。插补误差相对于零件轮廓的分布形式有三种:在零件轮廓的外侧、在零件轮廓的内侧、在零件轮廓的两侧等,具体选用哪一种取决于零件图样的要求。

零件图上给出的公差,允许分配给编程误差的只能占一小部分。还有其他很多误差,如控制系统误差、传动系统误差、零件定位误差、对刀误差、刀具磨损误差、工件变形误差等。其中,传动系统误差和零件定位误差常常是加工误差的主要来源,因此编程误差一般应控制在零件公差的10%~20%以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