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给排水主要设备和工艺概述

给排水主要设备和工艺概述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②加热收缩固定热缩套管时,应注意:a.加热收缩温度为110~120℃,以免烧伤热收缩材料。③电缆接头故障原因分析。电缆接头如果处理不当,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如此恶性循环,使接头的绝缘层破坏,形成相间短路,引起爆炸烧毁。主要是指电缆接头施工人员在导体连接前后的施工工艺。e.提高电缆接头质量的措施:选用能安全可靠运行的连接接头。对于确认已报废的轴承除外,前提是拆卸轴承中,要注意保护好泵轴。

给排水主要设备和工艺概述

1)电缆接头的操作工艺

①工艺流程。

a.检查工具是否齐全,电缆线是否有破损。

b.剥除电缆线橡胶护套。

c.剥除电缆线内护层,导体连接时绝缘剥切长度要求为电缆连接管孔深+5mm,同时清除电缆线表面杂质。

d.套上连接管,要求两端电缆相互接触,不允许有空隙。接线前,对照接线规范或接线图,保证出线的标号和线色统一。

e.压接连接管。

f.用自粘胶带或绝缘胶带包绕。

g.套好热缩套管。

②加热收缩固定热缩套管时,应注意:

a.加热收缩温度为110~120℃,以免烧伤热收缩材料。

b.开始加热材料时,火焰要慢慢接近材料,在材料周围移动,均匀加热,并保持火焰朝着前进(收缩)方向预热材料,由中间向两端加热收缩固定。

c.火焰应螺旋状前进,保证绝缘管沿周围方向充分均匀收缩。

③电缆接头故障原因分析。

电缆接头如果处理不当,会产生严重的后果。接触电阻过大、温升加快、发热大于散热促使接头的氧化膜加厚,又使接触电阻更大,温升更快。如此恶性循环,使接头的绝缘层破坏,形成相间短路,引起爆炸烧毁。有时会造成电机三相不平衡,直至电机的损坏。造成接触电阻增大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a.工艺不佳。主要是指电缆接头施工人员在导体连接前后的施工工艺

连接管接触面处理不佳。无论是接线端子或连接管,由于生产或保管的条件影响,管体内壁常有杂质、毛刺和氧化层存在,这是不为人们重视的缺陷,但对导体连接质量的影响颇为严重。造成连接(压接、焊接和机械连接)发热的主要原因,除机具、材料性能因素外,关键是工艺技术和责任心。运行证明,当压接金具与导线的接触表面越清洁,在接头温度升高时,所产生的氧化膜就越薄,接触电阻就越小。

b.导体损伤。电缆绝缘层强度较大,剥切困难,环切时施工人员用电工刀左划右切,往往掌握不好力度而使导线损伤。剥切完毕虽然损伤不严重,但在线芯弯曲和压接蠕动时,会造成受伤处导体损伤加剧或断裂,压接完毕不易发现,因截面减小而引起发热严重。

c.导体连接时线芯不到位。导体连接时绝缘剥切长度要求压接金具孔深加5mm,如果剥切长度不够,或因压接时串位使导线端部形成空隙,仅靠金具壁厚导通,致使接触电阻增大,发热量增加。

d.压力不够。不论是哪种形式的压力连接,接头电阻主要是接触电阻,而接触电阻的大小与接触力的大小和实际接触面积的多少有关,与使用压接工具的出力吨位有关。造成导体连接压力不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3点:

•压接机具压力不足。特别是近年生产的机械压钳,压坑不仅窄小,而且压接到位后上下压模不能吻合,压接质量难保证。

•连接接头空隙大。现在电缆圆型线芯与常用的连接接头内径有较大的空隙,压接后达不到足够的压缩力,导致接触电阻增大。

•假冒伪劣产品质量差。

综上所述,增加连接接头接点的压力、清洁连接金属材料的表面、选用优质标准的附件、严格施工工艺是降低接触电阻的几个关键因素。

e.提高电缆接头质量的措施:

•选用能安全可靠运行的连接接头。采用材质优良,规格、截面符合要求,能安全可靠运行的连接接头。

•选用压接效果满足技术要求的压接机具。选用压接吨位大、模具吻合度高,压坑面积足,压接效果满足技术要求的压接机具。

•选用能胜任电缆施工安装和运行维护的电缆技术工人。培训技术好、工艺熟练、工作认真负责、能胜任的电缆技术工人。提高装配人员对电缆的认识,增强其对电缆附件特性的了解,研究技术,改进工艺,完善施工规范,加强质量控制,以保证电缆的安全运行。

2)常用水泵的接线图(WQ泵)

①075-3kW水泵接线(图5-34)

图5-34 075-3kW水泵接线图

②4-7.5kW水泵接线(图5-35)

图5-35 4-7.5kW水泵接线图

③11-22kW(包括30kW-4P)(图5-36)

图5-36 11-22kW(包括30kW-4P)接线图

④30-132kW水泵接线(图5-37)

图5-37 30-132kW水泵接线图(www.xing528.com)

⑤160-315kW水泵接线(图5-38)

图5-38 160-315kW水泵接线图

⑥星三角启动(图5-39)

图5-39 星三角启动水泵接线图

3)轴承装配、拆卸

①轴承安装作业标准

a.安装前需将轴承的滚道、轴孔的油道清洗干净,需润滑的轴承应涂抹润滑脂

b.安装不能将污物掉入轴承圈内,以免损伤滚动体及滚动面。

c.按要求检查轴承内外圈的配合过盈量是否符合标准。

d.安装使用专用工具,应在配合面较紧的座圈上加压,加力要均匀,以防轴承歪斜。

e.当安装过盈较大的轴承时,不得猛烈敲击,应采用压力机或加热的方法进行装配。

f.轴承安装后,应检查其端面与轴或座台肩支承面是否贴紧,转动是否灵活,有无卡滞现象。

安装前,先打开轴承包装。一般轴承已用润滑脂润滑,不清洗,直接填充润滑脂。

②运转检查

轴承安装结束后,为了检查安装是否正确,要进行运转检查,小型机械可以用手旋转确认是否旋转顺利。检查项目有因异物、伤疤、压痕而造成的运转不畅;因安装不良,安装座加工不良而产生的旋转扭矩不均;因游隙过小、安装误差密封摩擦而引起的扭矩大等。如无异常则可以开始动力运转。因大型机械不能手动旋转,所以无负荷启动后立即关掉动力,进行惯性运转,检查有无振动、声响、旋转部件是否有接触等,确认无异常后进入动力运转。动力运转,从无负荷低速开始,慢慢地提高至所定条件额定运转。试运转中检查事项为:是否有异常声响、轴承温度的转移、润滑剂的泄漏及变色,等等。在试运转过程中,如果发现异常,应立即中止运转,检查机械,有必要时要卸下轴承检查。

轴承温度检查一般从外壳外表推测可知,但利用油孔直接测量轴承外圈温度更加准确。轴承温度运转开始渐渐上升,如无异常,通常1~2h后稳定。如果因轴承或安装等不良,轴承温度会急剧上升,出现异常高温。其原因诸如润滑剂过多、轴承游隙过小、安装不良、密封装置摩擦过大等。

③轴承的拆卸

拆卸轴承时,一般要使用专用的拉力工具将轴承拉出,或者用压机压出,严禁动用手锤直接敲打轴承。对于确认已报废的轴承除外,前提是拆卸轴承中,要注意保护好泵轴。

④机械密封拆卸、装配

机械密封是转动机械本体密封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其本身加工的精度比较高,尤其是动、静环,如果拆装方法不合适或使用不当,装配后的机械密封不但达不到密封的目的,而且会损坏集结的密封元件。

a.拆卸时注意事项

在拆卸机械密封时,严禁动用手锤和扁铲,以免损害密封元件。

对工作过的机械密封,如果压盖松动时密封面发生移动的情况,则应更换动、静环零件,不应重新上紧继续使用。因为在松动后,摩擦副原来的运转轨迹会发生改变,接触面的密封性就很容易遭到破坏。

如密封元件被污垢或凝聚物粘结,应清除凝聚物后再进行机械密封的拆卸。

b.安装时注意事项

安装前要认真检查集结密封零件数量是否足够,各元件是否有损坏,特别是动、静环有无碰伤、裂纹和变形等缺陷。如果有问题,需进行修复或更换新备件。

检查轴套或压盖的倒角是否恰当,如不符合要求则必须进行修整。

机械密封各元件及其有关的装配接触面,在安装前必须用丙酮或无水酒精清洗干净。安装过程中应保持清洁,特别是动、静环及辅助密封元件应无杂质、灰尘。动、静环表面涂上一层清洁的机油或透平油。

弹簧压缩量要按规定进行,不允许有过大或过小的现象,要求误差 ±2.00mm,过大会增加断面比压,加速断面磨损。过小会造成比压不足而不能起到密封作用,弹簧装上后在弹簧座内要移动灵活。用单弹簧时要注意弹簧的旋向,弹簧的旋向应与轴的转动方向相反。

动环安装后须保持灵活移动,将动环压向弹簧后应能自动弹回来。

先将静环密封圈套在静环背部后,再装入密封端盖内。注意保护静环断面,保证静环断面与端盖中心线的纵横垂直度,且将静环背部的防转槽对准防转销,但勿使其中互相接触。

安装过程中决不允许用工具直接敲打,必须使用专用工具进行敲打,以防密封元件损坏。

潜水泵使用注意事项

a.严禁将电缆作为吊具或扯拉电缆。

b.下水前应确定水泵转向,严禁反转。

c.严禁将电缆线头入水、吸潮。

d.安装时应注意小心轻放、垂直、对中。

e.潜水泵运行时泵不得低于最低液位,参见安装尺寸图中的“▼最低液位”(含自动冷却系统)。如无自动冷却系统,运行时最低液位不得低于泵全高的

f.接地要可靠,潜水泵运行时禁止人进入泵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