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吸收过程及应用中的CO2解吸技术

吸收过程及应用中的CO2解吸技术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解吸经常伴随吸收而构成生产上的一个完整的流程。将吸收塔底排出的含CO2 乙醇胺溶液用泵送至加热器,加热至130℃左右后从解吸塔顶喷淋下来,塔底通入水蒸气,CO2 在高温、低压下从溶液中解吸。解吸塔顶排出的气体经冷却、冷凝后得到可用的CO2。吸收设备有多种形式,以塔式设备最为常用,塔设备可分为板式塔与填料塔两大类。图5-4所示为吸收中较为常用的填料塔的示意图。目前,板式塔与填料塔采用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吸收过程及应用中的CO2解吸技术

化工生产中有时需要将吸收得到的溶质气体从液体中释放出来,这种使溶质从溶液里脱除的过程称为解吸(或脱吸),例如为从液态烃洗涤石油裂解气后获得乙烯丙烯,必须进行解吸操作。解吸经常伴随吸收而构成生产上的一个完整的流程。例如在合成氨原料气的净化、精制过程中需要除去CO2 气体,而CO2 又是制取尿素碳酸氢铵干冰的原料。将含30%CO2 的合成氨原料气从底部送入吸收塔,塔顶喷以乙醇胺液体,乙醇胺吸收了CO2后从塔底部排出,从塔顶排出的气体中含CO2 可降到0.2%~0.5%,如图5-3所示。将吸收塔底排出的含CO2 乙醇胺溶液用泵送至加热器,加热至130℃左右后从解吸塔顶喷淋下来,塔底通入水蒸气,CO2 在高温、低压(约3×105 Pa)下从溶液中解吸。解吸塔顶排出的气体经冷却、冷凝后得到可用的CO2。解吸塔底排出的溶液经冷却降温(约50℃)加压(约18×105 Pa)后仍作为吸收剂。这样,吸收剂可循环使用,溶质气体也可回收再利用。

图5-3 合成氨原料气的净化、精制过程

由此可知,用吸收操作来进行气体混合物的分离,必须解决下述三方面的问题:

(1)选择合适的溶剂;

(2)提供传质设备以实现汽液两相的接触,使溶质从气相转移至液相;

(3)溶剂的再生。

吸收的操作费用除输送气体、液体至吸收设备所需的能量费用之外,主要是溶剂再生的费用,因为溶剂在吸收设备与解吸设备间的循环,以及中间的加热、冷却、加压等要消耗较多的能量。若溶剂对溶质的溶解能力差,离开吸收设备的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就低,则所需溶剂循环量大,使能量消耗加大,同时再生时的能量消耗也加大。因此,溶剂对溶质溶解能力的大小对节约能量有重要意义。

吸收剂性能是吸收操作良好与否的关键,评价吸收剂性能优劣的依据是:

(1)对需吸收的组分要有较大的溶解度;(www.xing528.com)

(2)对所处理的气体要有较好的选择性,即对溶质的溶解度甚大而对惰性气体几乎不溶解;

(3)要有较低的蒸气压,以减少吸收过程中溶剂的挥发损失;要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以免使用过程中变质;

(4)吸收后的溶剂应易于再生。

此外,溶剂应有较低的黏度,不易起泡,还应尽可能满足来源丰富、价格低廉、无毒、不易燃烧等经济和安全条件。实际上很难找到一种能够满足所有这些要求的溶剂,因此,对可供选用的溶剂应在经济评价后合理地选取。

吸收设备有多种形式,以塔式设备最为常用,塔设备可分为板式塔与填料塔两大类。图5-4(a)所示为板式塔的示意图。液体自塔顶进入,气体自塔底向上通过板上小孔逐板上升,在每块板上与溶剂接触,溶质部分地溶解于溶剂中,气体每经过一块塔板,溶质浓度阶跃式地下降一次。溶剂自塔顶逐板下降,溶质浓度阶跃式地逐板升高,故该类设备又称级式接触设备。图5-4(b)所示为吸收中较为常用的填料塔的示意图。塔内充以诸如瓷环之类的填料,液体在填料表面逐渐下流,气体通过各个填料的间隙上升,与液体作连续地逆流接触。气体中的溶质不断地被吸收,浓度自下而上连续降低;液体则相反,其浓度由上而下连续地增高,故该类设备又称为微分接触设备。目前,板式塔与填料塔采用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图5-4 两类吸收设备

吸收操作在工程中广泛用于气体混合物的分离,常采用吸收操作的有:工业生产中气体的净化,例如用水或碱液脱除合成氨原料气中的二氧化碳,除去工业放空尾气中的有害物质如H2 S、SO2 等;气体中有用组分的回收,如用液态烃吸收石油裂解气中的乙烯和丙烯;某些液体产品的制取,如用水吸收二氧化氮制取硝酸,用硫酸吸收三氧化硫制取发烟硫酸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