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正确安装止水(浆)片

如何正确安装止水(浆)片

时间:2023-06-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塑料止水(浆)片质地较软,受挤压极易变形甚至失效,安装时应采用托筋(竖筋)、夹筋支撑防止挤压变形。4)不得采用预埋跨缝插筋支托止水(浆)片(带)。图4.4水平止水支托剖面图止水(浆)片安装时,严禁用铁钉将塑料片或铜片固定在模板上。现场发现止水(浆)片上有钉孔、撕裂口等情形应加以补焊。暂不上升的竖向止水(浆)片应使用木板夹护防止损坏。

如何正确安装止水(浆)片

(1)止水片安装质量标准参见DL/T5215—05《水工建筑物止水带技术规范》。

(2)纵缝、横缝或水平的Ⅰ、Ⅱ形紫铜止水片,其凹槽部位均应按设计要求的沥青麻丝充填饱满。充填材料宜先预制,然后在现场安装,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安装牢固。

(3)纵缝、横缝处的水平紫铜止水(浆)片,无论是鼻槽向下、向上或Ⅲ形止水,其翼板端部宜略上翘,形式见图4.2,以利于止水(浆)片下部混凝土浇筑密实。

图4.2 翼板端部上翘形式

(4)水平止水铜片,若跨度过大出现下坠时,可在适当位置用托架支撑,其形式参照水平止浆片支托图4.3(a),混凝土浇筑到接近止水时应拆除托架。

(5)为防止止水(浆)片(带)两侧模板产生不同变形,止水(浆)片(带)的围柃采用“賫”(或“∧”)形连接,使模板围柃面为整体结构。止水(浆)片(带)周围模板应采用特制整体模板,将止水(浆)片夹紧,防止漏浆。

(6)塑料止水(浆)片质地较软,受挤压极易变形甚至失效,安装时应采用托筋(竖筋)、夹筋支撑防止挤压变形。

1)竖向止水(浆)片(带)的支托:下层混凝土收仓前,止水(浆)片根部一侧埋设一根12~18mm的竖筋,间隔50cm用夹筋夹住止水(浆)片和竖筋,其形式如图4.3。同时夹筋与支撑筋应随浇筑坯层的上升而逐步拆除或提升。

图4.3 竖向止水支托平面图

2)水平止水(浆)片的支托:沿水平止水(浆)方向每间隔1m左右用夹筋夹住止水(浆)片,下部用φ8~12mm竖向钢筋架支撑(根部先在混凝土中预埋插筋);或沿水平方向设φ12mm托筋,下部用φ8~12mm钢筋架支撑。夹筋两端距模板面或混凝土面5~7cm(详见图4.4)。

3)厂房水平层间止水片(带)的支托:下层混凝土收仓前,在距离水平止浆片大于5cm处,每间隔1.5m埋设1根20mm的插筋,插筋与夹筋用钢筋搭接,夹筋间距1m左右,如图4.5所示。

4)不得采用预埋跨缝插筋支托止水(浆)片(带)。(www.xing528.com)

图4.4 水平止水支托剖面图

(7)止水(浆)片安装时,严禁用铁钉将塑料片或铜片固定在模板上。现场发现止水(浆)片上有钉孔、撕裂口等情形应加以补焊。

(8)止水(浆)片的埋设

1)止水基座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止水片埋设。止水(浆)片应埋入基岩内50cm深。基座混凝土必须振捣密实,混凝土龄期达7d后,方能浇筑混凝土。混凝土浇筑前应在基座混凝土表面涂抹沥青。已埋入先浇筑混凝土内的止水(浆)片,应采取措施防止其变形移位和撕裂破坏,且止水(浆)片必须高出先浇块表面不少于20cm;如是两标段交界面的止水(浆)片,承建单位应对先浇块止水(浆)片进行妥善保护,并负责将完好的止水(浆)片移交给后浇块承建单位。

2)大仓面浇筑中仓内止水(浆)片,应在混凝土浇筑前架设在预定位置上,不得因混凝土卸料或振捣发生移位。

图4.5 厂房水平层间止水支托剖面图

3)紫铜止水片的凹槽部位需用沥青油膏或油浸烘干后的麻绳填平塞满,不允许采用在麻绳表面涂刷沥青的简易做法。

4)止水(浆)片(带)安装时应严格保证凹槽(凸刺)部位与伸缩缝位置一致,骑缝布置,用托架卡具定位,保证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变形、不移位。不允许有拉筋、钢筋或其他钢结构与止水(浆)片相碰接。

5)禁止在止水(浆)片处直接下料,禁止践踏水平止水(浆)片,随时清除止水(浆)片上的污物。

6)混凝土与岩体陡坡间止水(浆)片应按设计要求,先清除松动和破碎岩块,在基岩面上浇筑带锚筋的混凝土基座,止水(浆)片埋设在基座内,基座混凝土必须与基岩结合牢固。

(9)止水(浆)片的固定:止水(浆)片两侧应尽量采用定型大模板,如不具备使用大模板条件,其模板应形成整体,防止变形、漏浆,不允许使用松散的木条嵌缝。

(10)止水(浆)片的保护: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防止止水(浆)片周围混凝土发生扰动和止水(浆)片的损坏。暂不上升的竖向止水(浆)片应使用木板夹护防止损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