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eSRVCC邻区优化:协同互助

eSRVCC邻区优化:协同互助

时间:2023-06-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TDL与GSM之间的eSRVCC邻区配置,需遵循以下原则。中国移动一般使用GSM900作为覆盖层、DCS1800作为容量层,故一般进行eSRVCC只需配置GSM900作为邻区即可。GSM频点个数对eSRVCC的影响实测结果见表8-5。配置建议:1)除高铁、地铁及部分室分等特殊场景外,GSM邻区数应在8~32;超过32个邻区关系终端无法进行eSRVCC切换。2)需增加版本对eSRVCC功能的支持,使eSRVCC场景下异频邻区信息不随测量报告下发,减少不必要的测量时延。

eSRVCC邻区优化:协同互助

1.eSRVCC邻区关系配置原则

就当前发展状况而言,TD-LTE普遍存在与其他制式(特别是GSM)网络共存的情况,且因其频段较高,广覆盖性能较GSM差,所以其在覆盖方面还存在部分盲区。合理进行GSM邻区配置可以提高LTE与GSM之间的eSRVCC成功率,降低VoLTE掉话率,提升VoLTE用户的整体感知。配置GSM邻区需要提供的相关信息有小区BCCH频点号、BSIC、BSC_ID、LAC、RAC。

对于TDL与GSM之间的eSRVCC邻区配置,需遵循以下原则。

1)保证邻区信息的有效性与准确性,要求LTE配置GSM邻区的MCC、MNC、LAC、CI、BCCH、BSIC、RACODE均无误

2)频点数量:尽量多配(不超过32),避免出现漏配导致终端测量时找不到合适的邻区,从而出现eSRVCC失败。

3)频点优先级:不涉及,将eSRVCC所需要的频点配置到1个频点组中即可,且在配置时频点优先级不要设置为0。

4)RAcode:①可以全部配置为255或空。②如果GSM侧配置了RAcode,则LTE按GSM侧添加;如果GSM侧RACODE为空,则采用第一种方法,配置为255或空;不同的厂商可能会有差异。

5)配置共站GSM小区同方位角小区的原有邻区关系。

6)如果LTE仅与TDS小区共站,则LTE小区需继承该站点所有TDS小区的GSM邻区关系。

7)如果LTE为新开站,则添加该站的第一圈GSM站点作为邻区。

8)如果LTE与GSM共室分,则LTE需要配置该GSM室分小区为异系统邻区,且要配置该GSM室分小区的所有GSM邻区。

9)对于GSM室分小区来说,900和1800均可作为覆盖层,且在选择配置频点时,只用配置覆盖层即可。中国移动一般使用GSM900作为覆盖层、DCS1800作为容量层,故一般进行eSRVCC只需配置GSM900作为邻区即可。若某些地区较特殊使用DCS1800作为覆盖层,则可在这些地区配置DCS1800作为邻区。

2.eSRVCC邻区数量配置探究

eSRVCC是系统间的切换过程,配置不同的异系统、异频频点个数会对eSRVCC的过程产生影响。

1)GSM频点个数对eSRVCC的影响。

GSM频点个数对eSRVCC的影响实测结果见表8-5。

8-5 GSM频点个数对eSRVCC的影响实测结果

978-7-111-56871-1-Chapter08-36.jpg(www.xing528.com)

若异频频点个数不变,则测量的时间随GSM频点个数的增加而增加,但是不影响切换的准备时间。

当频点组中添加的频点数量大于实际添加的GSM邻区数量时,测量控制下发时以邻区为标准下发,无邻区的频点不下发。

频点组中添加20个GSM频点,但邻区只添加其中4个,测量控制只下发4个频点。若GSM频点组为两个且总频点数小于32个时,测量控制只下发一条,包含了两组频点信息,两个频点组同时下发测量控制,不影响测量时间;若两个频点组的总频点数大于32个,且频点均配置了邻区,则一个测量控制中下发两组测量频点,但终端不会上报B2,无法触发eSRVCC;若两个频点组总数超过32个,但邻区未超过32条,则测量控制以邻区为标准下发,可以上报B2,触发eSRVCC。

2)异频频点个数对eSRVCC的影响。

配置现网GSM频点个数为20个,且保持数量不变。分别配置系统内异频频点数量为0个、1个、2个、3个、4个。异频点个数对eSRVCC的影响测试结果见表8-6。

8-6 异频频点个数对eSRVCC的影响测试效果

978-7-111-56871-1-Chapter08-37.jpg

从表8-6可以看出,配置20个GSM频点时,随着系统内异频频点数量的增加,测量时间变长,在添加两个或以上异频频点后,测量时间基本相当,影响不大;切换准备时间不受异频频点数量影响,基本保持在1.2s左右。

只添加异频频点,不添加异频邻区。不添加异频邻区时异频频点个数对测量时间的影响见表8-7。

8-7 不添加异频邻区时异频频点个数对测量时间的影响

978-7-111-56871-1-Chapter08-38.jpg

不添加异频邻区时,eSRVCC不会下发异频频点,只下发GSM的频点。

综上所述,eSRVCC的实际测量控制下发以邻区的个数为准(异频邻区和异系统邻区),GSM频点组的多少不影响eSRVCC。异频邻区个数对eSRVCC的测量时延具有较大影响,可进行精细化优化,尽可能减少异频邻区个数;异系统邻区个数增加对eSRVCC的测量时延具有一定影响,但考虑增加异系统频点对eSRVCC的成功率有所提高,建议多配置。

配置建议:

1)除高铁、地铁及部分室分等特殊场景外,GSM邻区数应在8~32;超过32个邻区关系终端无法进行eSRVCC切换。

2)需增加版本对eSRVCC功能的支持,使eSRVCC场景下异频邻区信息不随测量报告下发,减少不必要的测量时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