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测应力分析在工程结构实验中的应用

电测应力分析在工程结构实验中的应用

时间:2023-06-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连续梁结构模型,可让小车停放在梁上不同位置,测试危险截面处的应力或者挠度,也可以测试危险截面的内力。亦可测试车辆在连续梁上移动时,测试结构中的动态应力响应。图14.1 连续梁结构模型图14.2 自行车动应变实验示意图14.4 实验提示了解工程结构的构成和工作状况,如梁的跨度、截面尺寸、载荷大小等。

电测应力分析在工程结构实验中的应用

14.1 实验目的

(1)掌握对工程结构进行理论分析的基本方法。

(2)掌握制订实验方案的方法。

(3)通过实验数据与理论计算数据的对比,学会分析两者偏差的原因,提高实验的分析能力。

14.2 实验设备

(1)动态电阻应变仪

(2)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

(3)各类工程结构模型等。

14.3 实验要求

工程结构模型为连续梁结构模型或自行车模型,由同学们组成实验小组选择其中一种模型,自行确定实验方案。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测试,找出所选择模型的最危险截面。

对于连续梁结构模型(图14.1),可让小车停放在梁上不同位置,测试危险截面处的应力或者挠度,也可以测试危险截面的内力。亦可测试车辆在连续梁上移动时,测试结构中的动态应力响应。

对于自行车模型(图14.2),可以测试自行车大梁在自行车骑行时(路面分别设计为平坦路面、过障碍物、跳车)的危险截面处危险点应变时程曲线。

图14.1 连续梁结构模型

图14.2 自行车动应变实验示意图

14.4 实验提示(www.xing528.com)

(1)了解工程结构的构成和工作状况,如梁的跨度、截面尺寸、载荷大小等。

(2)对工程结构进行简化,建立力学模型,作初步理论计算。

(3)根据理论计算的结果自行设计测试方案。

(4)按照测试方案选择的截面选择测试点并接线。

(5)按照测试方案选择工况进行测试,记录原始测试数据。

(6)对测试数据与理论计算数据进行全面分析,若两者偏差过大,应找出原因。如果是测试方案存在问题,则修正测试方案,重新测试;如果是理论计算存在问题,则修改理论计算,重新与测试数据进行对比,直到两者的偏差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

(7)撰写测试分析报告。

14.5 思考题

(1)为何对工程结构测试前要进行理论计算分析?

(2)如何设计工程结构模型中的各贴片位置?

(3)如果实测数据与理论计算数据有较大误差,应如何处理?

(4)在测试过程中,最令你苦恼的问题是什么?

(5)除了连续梁结构模型或自行车模型,你是否还能提出其他工程模型进行测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