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表水资源评价方法优化

地表水资源评价方法优化

时间:2023-06-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地表水资源评价包括降水、河川径流量及地表水资源量、水面蒸发、泥沙、水质、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等多项评价要素。各要素的基本评价方法简述于下。

地表水资源评价方法优化

地表水资源评价包括降水、河川径流量及地表水资源量、水面蒸发、泥沙、水质、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等多项评价要素。各要素的基本评价方法简述于下。

1.降水量

以25万分之一电子地图作为工作底图,编制了1956~2000年及1980~2000年同步期时段平均降水深等值线图,以及1956~2000年系列CV 值等值线图;采用泰森多边形法计算分区1956~2000年年降水系列;采用频率计算法对各水资源分区及地级行政区年降水量系列统计参数进行分析计算;选择代表站采用连丰连枯分析、极值比分析等方法对年降水量多年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用长短系列统计参数对照法、年降水累积、差积曲线法对不同时段年降水量代表性进行评价;采用频率计算法对各分区内雨量代表站不同频率年降水量及其年内分配进行了计算。

2.河川径流量及地表水资源量

在对单站径流系列一致性分析处理基础上,以25万分之一电子地图为工作底图,绘制1956~2000年、1980~2000年同步期时段平均径流深等值线图;按照“实测加量算”原则统计计算分区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和地表水资源量;采用水文比拟法推求流域分区及各地级行政区地表水资源量系列;采用频率计算法分别计算水资源三级区及地级行政区4个统计系列的年径流统计参数和特征值;采用频率计算法计算径流代表站设计年径流量;采用典型年法计算代表站设计年径流量年内分配;按照“实测加量算”原则对各水资源分区、地级行政区出入国境水量、流入国际界河水量,以及出入省界水量进行统计计算。

3.水面蒸发及干旱指数(www.xing528.com)

根据全疆49处水面蒸发站点对比观测资料,分析20cm 口径蒸发皿与E601蒸发器观测值折算系数,将水面蒸发量系列统一换算为E601蒸发器观测值;以25万分之一电子地图为工作底图,绘制了1980~2000年同步期时段平均水面蒸发量等值线图及干旱指数等值线图;对各三级区水面蒸发代表站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月分配进行分析计算。

4.河流泥沙

对主要河流控制站和区域代表站4 个悬移质泥沙统计系列时段平均含沙量、输沙量进行了统计分析;选用站1980~2000年时段平均悬移质输沙模数进行了分析计算,在此基础上,以25 万分之一电子地图为工作底图,绘制了悬移质输沙模数图,并对悬移质输沙模数区域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

5.地表水水质

采用阿廖金分类法划分河流水化学类型,并对河流天然水化学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以2000年为现状年,采用16项参数对河流、湖泊、水库的现状水质进行了评价,并对湖泊、水库的营养状态进行了分析评价;选用7项参数,采用肯达尔趋势检验法对主要河流的水质变化趋势进行了评价;在河、湖水质现状评价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指数法对21个水资源三级区水质现状进行评价;按全年期、汛期、非汛期三个水期对一、二级水功能区进行水质达标评价;对饮用水或供水水源地采用单指标法进行评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