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让情绪得到更多的附着之处

让情绪得到更多的附着之处

时间:2023-06-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任何有效的内容传播都离不开情绪和情感的力量,“后真相”“碎片化”的时代就更是如此。有研究表明谣言之所以比真相传播得更快更广,是因为谣言天然地具有引发强烈情绪反应的能力。[2]数字来源于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3]北师大新闻传播学院:第三届师范院校新闻传播学科年会议题引出嘉宾速记 。

让情绪得到更多的附着之处

任何有效的内容传播都离不开情绪和情感的力量,“后真相”“碎片化”的时代就更是如此。有研究表明谣言之所以比真相传播得更快更广,是因为谣言天然地具有引发强烈情绪反应的能力。标题党之所以让人憎恶却又大行其道,是因为它虽然枉顾内容,但刻意提炼出的强烈情绪却能给内容带来流量。微信上很多反智的健康故事之所以能成功地蒙骗大爷大妈甚至是有相当知识层次的人,也是因为这些虚假的健康故事深深地契合了上述人群的情感需要。

互联网环境下,人们对信息的敏感和基于信息链接产生的反应会比先前更强烈,也更有机会去表达个人的意见和感受,主流媒体的内容生产者应该充分重视这些基本态势,在内容生产上将有利于情绪传播、有利于转发和扩散的要素充分考虑进去。具体来说就是要坚持三个转变,即从讲道理向讲故事转变、从集体叙事向个体叙事转变、从宏大话语向民间话语转变,其核心就是强化对人的关注,要围绕着具体的人、具体的事讲具体的故事和感受。所谓大主题、小切口,大是指视野宽阔、思想深邃,小是指事情具体、细节到位,唯其如此,内容才能生动,情感才能附着,也才能够为内容的更广泛传播打下基础。

【注释】

[1]数字来源于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数字来源于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www.xing528.com)

[3]北师大新闻传播学院:第三届师范院校新闻传播学科年会议题引出嘉宾速记

[4]北师大新闻传播学院:第三届师范院校新闻传播学科年会议题引出嘉宾速记。

[5]操瑞青:《选择媒介:解读媒介进化中的人类需求与技术影响》,《新世界》,2014年第7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