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添纱组织的结构与分类汇总

添纱组织的结构与分类汇总

时间:2023-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添纱组织中,一个添纱线圈中的两根纱线的相对位置是确定的,它们相互重叠,不是由两根纱线随意并在一起形成的双线圈组织结构。图3-21普通添纱组织结构添纱组织可以是单面或双面,并可分为全部线圈添纱组织和部分线圈添纱组织两类。图3-24所示的是绣花添纱组织,它是将添纱2按花纹要求沿纵向覆盖在地组织纱线1的部分线圈上。添纱2常称为绣花线,当花纹间隔较大时,在织物反面有较长的浮线。

添纱组织的结构与分类汇总

添纱组织(plating stitch)是指织物上的全部线圈或部分线圈由两根纱线形成的一种花色组织,如图3-21所示。添纱组织中,一个添纱线圈中的两根纱线的相对位置是确定的,它们相互重叠,不是由两根纱线随意并在一起形成的双线圈组织结构。

图3-21 普通添纱组织结构

添纱组织可以是单面或双面,并可分为全部线圈添纱组织和部分线圈添纱组织两类。

(一)全部线圈添纱组织

全部线圈添纱组织是指织物内所有的线圈由两个线圈重叠而成,织物的一面由一种纱线显露,另一面由另一种纱线显露。当采用两种不同色彩和性质的纱线编织时,所得到的织物两面具有不同的色彩和服用性能。图3-21所示就是一种以平针组织为基础的全部线圈添纱组织,1为地纱(ground yarn),2为面纱(plating yarn),面纱有时也称为添纱。在这种组织中,面纱和地纱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面纱始终在织物的正面,地纱始终在织物的反面。如果在编织过程中,根据花纹要求相互交换两种纱线在织物正面和反面的相对位置,就会得到一种称为交换添纱(reverse plating)的组织,如图3-22所示。全部线圈添纱组织还能以1+1罗纹为地组织,这样形成的添纱组织称为罗纹添纱组织,如图3-23所示,其中1和2分别为地纱和面纱。

图3-22 交换添纱组织结构

图3-23 罗纹添纱组织结构(www.xing528.com)

添纱组织的最大特点在于一个线圈重叠在另一个线圈上,因此在编织时,对织针、导纱器、沉降片、纱线张力以及纱线本身均有特殊要求,对操作技术要求较高,处理不当会影响两个线圈的覆盖效果。织物的外观取决于两根纱线的覆盖程度,增加线圈密度,可提高花纹的清晰度或良好的外观。织物密度稀,线圈覆盖不良,反面线圈会显露在织物的正面,使织物带有杂色,影响外观。

(二)部分线圈添纱组织

部分线圈添纱组织是指在地组织内,仅有部分线圈进行添纱,有绣花添纱和浮线(架空)添纱两种。

图3-24所示的是绣花添纱(embroidery plating)组织,它是将添纱2按花纹要求沿纵向覆盖在地组织纱线1的部分线圈上。添纱2常称为绣花线,当花纹间隔较大时,在织物反面有较长的浮线。花纹部分由于添纱的加入,织物变厚,表面不平整,从而影响织物的服用性能。这种组织在袜品生产中应用较多。

图3-25所示的是浮线添纱(float plating)组织(又称架空添纱组织),它是将添纱2按花纹要求沿横向覆盖在地组织纱线1的部分线圈上。图3-25中地组织为平针组织,纱线较细,添纱(即面纱)较粗,由地纱和面纱同时编织出紧密的添纱线圈。在单独由地纱编织的线圈之处,面纱在织物反面呈浮线,由于地纱成圈稀薄,呈网孔状外观,故称为浮线添纱。在袜品生产中,可以利用这种组织可生产出网眼袜。

图3-24 绣花添纱组织结构

图3-25 浮线添纱组织结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