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结构爆裂的增强毁伤效应

结构爆裂的增强毁伤效应

时间:2023-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结构爆裂增强毁伤效应是指活性毁伤材料弹丸以一定速度碰撞双层或多层间隔靶,在动能与爆炸化学能时序联合作用下对目标造成的结构毁伤效应。这种独特的结构爆裂毁伤机理和效应使其用于打击飞机、相控阵雷达辐射单元等结构类目标时可显著发挥毁伤优势。图1.20结构靶典型爆裂毁伤效应及机理需要特别指出,后效靶厚度对活性毁伤材料发挥结构爆裂毁伤作用也有明显影响。

结构爆裂的增强毁伤效应

结构爆裂增强毁伤效应是指活性毁伤材料弹丸以一定速度碰撞双层或多层间隔靶,在动能与爆炸化学能时序联合作用下对目标造成的结构毁伤效应。这种独特的结构爆裂毁伤机理和效应使其用于打击飞机、相控阵雷达辐射单元等结构类目标时可显著发挥毁伤优势。弹道碰撞实验表明,活性毁伤材料弹丸高速碰撞双层或多层结构间隔靶,结构爆裂毁伤效应主要体现在后效靶上,对第一层迎弹靶的毁伤作用基本与金属弹丸类似,仍体现为动能贯穿毁伤模式,但贯穿孔径更大。结构靶典型爆裂毁伤效应及机理如图1.20所示。

在毁伤机理上,活性毁伤材料弹丸碰撞侵彻第一层靶板的过程,主要是起冲击激活作用,难以形成动能侵彻和爆炸这两种毁伤机理的时序联合作用条件。后效靶毁伤效应,除了与活性毁伤材料弹丸的碰撞速度有关外,还明显受迎弹靶板材料和厚度的影响。迎弹靶板厚度大,弹道极限速度和侵彻过程载荷高,弹丸穿靶后碎裂程度高,这虽有利于提高活性毁伤材料的激活率和靶后化学能释放率,但由于剩余侵彻体质量和动能不足,导致对后效靶结构爆裂毁伤能力减弱;相反,迎弹靶厚度小,弹道极限速度低,穿靶过程时间短,弹丸碎裂程度低,虽增大了碰撞后效靶的剩余侵彻体质量,但由于激活率低和化学能释放不足,同样难以显著发挥结构爆裂毁伤作用,如图1.20(b)所示。

图1.20 结构靶典型爆裂毁伤效应及机理(www.xing528.com)

需要特别指出,后效靶厚度对活性毁伤材料发挥结构爆裂毁伤作用也有明显影响。一般说来,在相同碰撞条件下,后效靶结构爆裂毁伤效应随其厚度增大而减弱,后效靶超过一定厚度后,结构强度达到或超过剩余侵彻体侵爆联合毁伤能力,同样难以对后效靶起到显著的结构爆裂毁伤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